开发者俱乐部
标题:
详解今天政治局会议干货:稳字当头,改革向后
[打印本页]
作者:
neowang
时间:
2016-12-10 11:47
标题:
详解今天政治局会议干货:稳字当头,改革向后
我等这次会议很久了,今天终于开了。
这是一年一度的风向标,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而经济工作会议则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调。
去年定调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中心任务给今年中国经济带来了怎样的翻江倒海的影响,今年已经看到了。煤炭和钢铁在强力去产能的推动下,价格轮番暴涨,暴涨推动了ppi转正和工业企业利润的改善,但上游原材料的涨价正在带动许多下游工业品涨价,这个传导链最终要到最终的消费品,但终端消费并没有扩张、收入也没有明显增长,接不接得住这轮涨价?
强力去产能,市场急剧波动,煤钢的价格都是陡峭陡峭的曲线,谁受得了这种震动。计划管了煤炭产量,煤炭的价格却脱轨了,但下游的电厂钢厂却受不了。计划的手下下去,一连串的利益都要计划来协调,手心手背都是肉。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争论若隐若现,可即使争论又能会有什么结果呢?
国资改革,本来说好了管资本,而不是管人管事管企业,现在好了,既要管资本,又要管人管事管企业,资本到的地方都要管。
在房地产火爆的带动下,民间投资也没有什么起色,经济增长仍然靠基建的火车头带头,地方平台松一松,PPP玩一玩,国有投资还在突飞猛进增长。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是必然,增速若要不变,除非让国有投资坐火箭。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等来了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瞻信号,下面回到正题,看看会议带来了什么干货,明年中国的经济政策将会吹什么风。
这篇新华社通稿可为字字珠玑。我们来对照原文进行分析。
【2017年经济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对指导明年经济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
分析:
这段话的信息含量巨大,“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没有变化,但是特别强调了“前提”,即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
那么,什么是关键领域的改革?什么关键领域的改革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呢?下文就列举了基础性关键性的改革,即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
这四大项,哪一项的大改革都会影响巨大,比如国企改革问题,在今年年初,黑龙江的龙煤集团的事件一度让市场担心今年的强力去产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失业问题,但显然这样的事没有发生。那么,明年也不要指望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动真刀真枪来对付僵尸企业的事看样子2017年是难了,稳定是第一位的。
财税、金融和社保也是同样。财税改革的下一步焦点是央地关系的调整,涉及的不仅仅是“财”,而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金融更是影响面极广,大金融监管一日不落地,金融市场的稳健性不可能建立,而监管会触及利益,会影响市场,甚至是触碰风险点。社保更是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这些改革在2017年要以稳为前提,改革的步伐可能要慢下来了。
可是,中国的社会稳定问题到底怎么评估呢?中国社会稳定真有那么脆弱吗?其实没有。有时候是自身过度紧张了,只要增速不急剧下降、就业不出大问题,社会稳定短期内稳健的基本面不会变,但是如果改革被社会稳定而束缚了手脚,那深层次的问题只能是一步步往后拖延。
哎。
【2017年的具体工作方针 】
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分析:
这段话同样信息含量巨大,需要逐条逐条地分析。
1,对于今年的“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在对2016年工作进行总结上,并没有直接作出评判。而这里第一句话“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则相当于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总结——即,今年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而是到了明年推动它有实质性进展。
不知发改委等部门看到这句话有何感想?!他们从年头忙到年尾,可谓呕心沥血,手心手背都是肉,煤价涨了,发电厂不高兴,钢铁厂也不高兴。不断地调和矛盾,不断地刷新去产能去得的成绩,一度在年中只完成了38%,然后蹭蹭地上涨为70%以及更高,现在已经是年底最后一个月,就差把完成目标任务写上100%了。
虽然在11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说法是“任务基本完成”,但话锋一转,却是进展不平衡、个别企业还新增,中央要开展验收工作等,于是几个钢铁大省都开始打击地条钢、关停中频炉,螺纹钢期货价格再度猛涨。显然,表面上说了基本完成,仍然很不满意,所以中央要搞验收工作。
虽然市场已经鸡飞蛋打,价格体系已经乱了套,但是显然去产能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明年力度不减弱,如此预估下去,钢铁煤炭的价格还会继续上涨,PPI会继续上升。可是,到底何时是去产能的尽头?价格一年间已暴涨如此,那么暴涨到何时是尽头?你知道吗?请留言告诉我。
当然,五项中心工作显然不只是去产能,还有房地产去库存,还有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降成本显然没做好,能源价格都在上涨,运输价格在石油价格上涨和查超载的双重压力下也在上涨,成本在上升,而不是下降。去杠杆,显然杠杆在上升。补短板,这个不好评判,但基建算短板吗?
综合说来,五项中心任务,今年显然完成得不怎么样。
但关键问题是,达成这些目标的方式方法——更多地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一定要不放弃计划的手段呢?这点仍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观察风向。
2,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一直在提,翻看陈锡文去年和今年在财经年会上的讲话就知道了。但是,现在到政治局会议的层次特别提出来,市场可能一惊:莫非明年农产品也会像今年的煤炭、钢铁一样涨价。那CPI估计就真的守不住了。
这些年农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内外价差,说到底是前些年乱搞的临时收储带来的尾大不掉,国际粮食价格超低,一些品种配额外65%的关税到岸的价格可能都和国内的差不多,那国内的农业还怎么玩?
但即使如此,农业的改革并没有那么迅速。玉米是三大主粮中用来开刀的,去年陈锡文说,就玉米价格改革这项,东北和内蒙的农民损失2000亿。而现在从玉米和部分地区的棉花,缓慢推向水稻和小麦可能势在必行了。
还有在加入WTO时已经牺牲掉的大豆产业,现在全世界出口的大豆三分之二来中国,中国进口的粮食中,三分之二是大豆。现在似乎又要恢复一些,但很难。
农业供给侧改革,会减少部分农产品的种植,休耕轮作。还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促进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改革补贴制度等等。但经营制度不会大变,连关键性改革里也没有提农村经营制度或土地制度。
农产品价格2017年会出现短期大幅波动吗?不排除,尤其气候可能不好。在年末的一次投资者的会议现场投票中,明年的商品市场,有许多人看好农产品。
且行且珍重。
3,房地产还是没有找到解药。
这次会议提房地产问题和之前提大金融监管一样,要研究办法,也就是还没有找到办法。
但与大金融监管又不一样,研究的办法又加了一些限定词“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这就复杂了。市场本来是要起决定性作用的,而现在加了一个符合国情,大意是中国特色罢了。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是关键?如果抛开这个,房地产市场发展应该纠正大力控制大城市人口、土地供应的政策,应该促进中国形成更多的超大规模的城市,改进城市的管理,提升城市的效率和宜居性。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就是要加大这些城市的土地供应,而不是收紧。但是加了中国特色,那么就意味着必须在控制大城市人口、土地供应的情况下,确保这些城市的房价不要飞涨。
说实在的,这很难。市场规律就是人要往大城市寻活路。
3,加快改革不可高估。
今年这样表述“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而去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是这样表述,“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也就是说,两年来,对牛鼻子的改革领域认识一直没有变,也就是国企、财税、金融和社保。可是2016年这些改革领域又怎么样了呢?
4,一带一路继续是热点。
王毅同志已经说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是明年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头戏,这是什么意思,大概就是今年的G20会议那样重要的意思吧。
5,如何理解“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这句话呢?
法治建设更多是针对安抚民间投资的需要,强调保护产权。
而“释放消费潜力”其实比较难,今年的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对稳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明年不排除继续在这两个“拳头产品”上下功夫,比如定向地对三线以下城市的房地产放松(可是谁去那买呢?),再就是对汽车消费相关税费继续优惠,汽车消费仍有增长潜力,只是路太堵,停车场太少了。
“扩大开放领域”大有可为,中美之间BIT谈判谈了很久,美国希望中国开放高端服务业,也就是金融业,中国也小步在做。明年和美国关系不好处,谈判总有舍有得,估计金融业的开放会继续推进。只是人民币贬值,资本项只会收紧不会放开,所以开放存在一定悖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会受制约。
【2016年成绩总结】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效益提升,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成绩来之不易。
分析:
这句话每个逗号都代表一个意思,有相应的数据或事实支撑,比如质量效益提升,显然是指工业企业利润。比如结构优化是指消费对增长的增量贡献,比如开放只是人民币纳入SDR等等。
“成绩来之不易”怎么理解呢?今年经济意外地这么稳,其实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房地产泡沫继续膨胀,虽然这里没有提资产泡沫。政府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继续飙升,杠杆继续提升等等。付出的代价不小,换来的是6.7%的超级稳定增速,高增速当然有好处,但代价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2016年问题总结】
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部分地区困难较大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分析:
这段话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意思:第一是当前经济中突出矛盾的归纳。第二是金融风险不再是潜伏,而是显现出来了。第三是部分地区困难较大。这三点显然都是有所指的,而非无的放矢。
首先,对中国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认识。供需错配仍然是中国当前经济的突出矛盾,产能过剩主要是指供给,这好理解,LKQ在中央党校一次讲话作一个比喻,我们本来是炒了两个人的菜,结果吃饭的却只有一个人,所以菜炒多了。这是指,全球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而国内的产能设计,尤其是4万亿的产能设计都是按照全球经济仍高速增长来预计的,后来发现生产太多了,仅仅靠国内的需求接不上去。
这里提到的“需求结构升级”之前也提过,其实就是高端需求无法满足,低端产品却过剩。高端需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海外购物,但海外购物除了品质之外,与当时人民币币值、海外税收低带来的价格低等密切相关。
关键问题是,中国的低端产品过剩,在全球遭到围剿,欧盟和美国都针对中国钢铁产业的扩张不满,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本来我们成本低,低端产品并非完全没有竞争力。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更厉害,海外市场很难好起来。这是个麻烦。
这个麻烦怎么办?自断手臂,砍产能。所以就去产能。可是砍产能真应该用市场的办法砍,而不是计划的办法。计划扭曲市场会扭曲整个产业链,导致问题会越来越多。
第二,金融风险显现。金融风险这几年确实一个接一个,从股灾到互联网金融,再到今年商品期货闪崩。一个接一个显现,显现了就强监管,已管就死。这是大难题。
那么,这里的显现到底是指什么?可能有这几个方面:债券市场的风险,尤其银行“理财买理财”,委外加杠杆,期限错配,而今债券市场经历了数年牛市之后风向似乎正在转变,这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再就是地区的风险,目前城投债还没有违约案例,明年也许会有,一些地方可能要真正听到风险破裂的声音,而不是救助救助再救助。
目前,中国的流动性关在国内,向洪水猛兽,只有那里有一点点风险可控的利润空间,所有的洪水就会奔涌过去,迅速填平洼地。
这个猛兽现在真的到了无处可去的地步了,样样都是风险,或者样样都有管制。股市、房市、外汇、商品,你去哪?你去哪?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根本的是在于金融市场基础制度的建设,让市场起基础性决定作用,加强对金融的监管。这是最最关键。没有改革,就没有稳健的金融市场,当前的很多风险,同样不少是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所带来。
大金融监管框架不知内部讨论了几何,明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重头戏,千万别让市场失望啊。当前保监会查保险,来势汹汹,确实万能险这些年狂奔得太激进,保险公司背负的压力巨大,但又想扩大壮大自己,只好采取激进政策。而今遇到了强力监管,但远不是保监会一家的事,应当“三会”联合调查,保险、股市、理财的问题。可谁牵头呢?
第三,一些地区困难较大,自然不必说了。前三季度,辽宁经济增长-2.2%。
负增长,这是塌陷啊,塌陷在进入中等陷阱之前啊。之前的高增长,数据造假估计是少不了呢。
欢迎光临 开发者俱乐部 (http://xod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