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国产航母不行? 就在最近,中国著名的舰船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军衔拥有者马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几个与中国发展航母电磁技术有关的信息,其中最有意思的当是这句:
“福特”级 媒体问: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经验显示,航母的电磁阻拦技术比弹射难度更高…… 马伟明:不能这样下定论。我们用了1/5的时间就把阻拦做完了,你说哪个难度高?有了弹射的技术阻拦还难吗?弹射和阻拦是一个正一个反,解决了正,解决反不就容易了吗?” 只言片语虽然不够精确,但也忍不住让人想管中窥豹。
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细数一下,马院士话里,有几个亮点,最让我们关注的是这句,我们用了1/5的时间就把阻拦做完了! 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一、我们已经做完电磁阻拦了。 而且马院士觉得并不难,然而复兴军事注意到美国的福特级还没服役,一个重要原因是电磁阻拦系统不过关,而且因为技术成熟度过低,超期太严重,很可能福特级的二号舰和三号舰会使用老式的mk7液压阻拦系统。 二、我们只用了1/5的时间就做完的,这1/5是谁的1/5?
电磁弹射
第一种可能是和我们的电磁弹射系统研制时间比,第二种可能是和美国的电磁阻拦研制比。无论和那一个比,马院士的意思都很明确,我们用的时间短。 听完马伟明院士的一席话之后,我们跟大部分军迷心情是一样的,十分激动,十分自豪!
马伟明院士 美国人研究了十几年的时间都没有研制成功,中国居然都已经做完了,而且还只用了1/5的时间,这不得不让世界再一次见证“中国速度”! 除此之外,马院士还表达了这样一番感慨,他说“科学家和工程师,工程师和工匠有着不同的分工。由于我们国情原因,我们不仅要做科学家的活儿,还要能做工程师的活儿,甚至还要干工匠的活儿,才能把东西做出来。” 这里,马院士道出了一项新装备研制的不易: 先要有新概念,有了概念,才能研究出技术,有了技术才能落到工程上,从实验室到实舰装备还有巨大的鸿沟要跨越。这是很多人都晓得的道理,实装环境比试验环境要恶劣的多!
电磁阻拦装置示意图 那么,美国人的电磁阻拦技术到底卡在哪里? 就我们分析,有以下三点: 一、可以拦更轻和更重的舰载机,轻是指无人机,未来上舰的无人机不止一种,有些肯定比现役f-18这样的舰载机轻,重是指可以拦着舰重量更大的飞机,比如挂更多弹着舰的或者自重更大的型号。 二、减弱对机体寿命的不利影响,这主要是老式系统不能闭环控制,如果使用新系统,不会出现较大的拉力峰值,因此有利于延长舰载机的机体寿命。 三、降低维护工作量和开支,因为电磁阻拦系统比老式系统简单,需要的维护人工显著减少。
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
按照设计目标,先进阻拦系统每次拦阻工作3秒,一个拦阻周期为2分钟,然而,2014年美国国防部提交国会的报告中透露,该系统的平均失效间隔仅相当于20次。而到服役阶段这一指标应达到4950次,其目标值则高达16500次。 很显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干。 那么,我们中国的电磁阻拦系统什么时候上道?
没人肯说。马院士的话可能表明我们在研究上很快了,甚至可能搞了某种比例的原理样机。但研究究竟走到哪一步,他没有透露。 其实这事也不难观察。
中国正在做电磁弹射实验 发展电磁阻拦系统,少不了全尺寸地面试验,地面试验一般也要经过拦死重和拦实机2个阶段,实机阶段还要把所有上舰的机型都拦一遍,而且有了新舰载机也得拦一遍才能踏实,也就是说这个试验装置会长期存在。 当然,国产航母“行”,也不止是体现在电磁弹射技术这一方面。要知道,我们的全电(推进系统)技术,可是领先了美国一代水平!
据马伟明院士透露,目前,我国的全电(推进系统)是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我们(技术)是中压直流,一步到位。美国目前是中压交流,还处于第一代水平,差我们一代。
全电推进技术我国已经领先于美国 (他们目前)才开始做预研中压直流,要赶上我们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一项技术)领先不领先,先进不先进不是自己说的,需要世界同行评价,标准是客观存在的。 简单的几句话却说的铿锵有力! 同时,他还表示,电磁弹射技术,将在10年内取代传统的化学能技术。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其实,中国已经在当前展开了相关技术论证,比如目前的电磁弹射火箭,电磁炮等等。
当然作为我国下一代主力战舰,055大驱势必也会使用全新的全燃推进系统,相比较,欧美的同期战舰例如美国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虽突破性的使用全电推进系统,但其采用的是相对技术落后我国一代的“整合式电推”,而英国45型驱逐舰也采用的是该型系统。 然而该型系统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常常出现不稳定问题,45型和DDG-1000相继都出现过趴窝现象,“朱姆沃尔特”级更是在去年叫嚣要来南海的路上出现动力问题最终不得不返厂维修。
中国国产航母最新情况 作为长久以来,只能在我国沿岸沿海行动的中国海军,极度渴望能够有一艘我们中国人真正的远洋战舰,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艘划时代导弹驱逐舰“哈尔滨”号服役后,我们这种心情更为迫切。 面对着我国广袤的海洋领土和日益庞大的海外利益,仅仅靠一些传统的柴燃和混合动力的军舰是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的,虽然在新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在乌克兰引进了船用燃气轮机技术,但还是不能满足大型军舰的动力和供电问题。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我国目前舰用动力系统已经相比较航空发动机上有了改头换面式的变化,甚至已经引领时代发展潮流,走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这也是为何俄罗斯要在近年向中国引进船用发动机的原因。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当我们看到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拉着扑天盖日一般的浓烟慢慢驶向叙利亚战场而嘲讽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由马伟明院士等一批中国搞科研的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是没有白费的! 最后,我们希望马伟明院士等一批海军舰艇专家能保重身体,继续创造更大的成就,也希望我国在航空领域也能早日完成突破,彻底解决动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