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多些《十万个为什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9 18:18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31 08:46: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多中年一代的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作者别莱利曼)《元素的故事》(作者尼查叶夫)《物理学的进化》(作者爱因斯坦)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著作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时至今日,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何时能自发地产生像别莱利曼和尼查叶夫那样卓越的科普作家,或者像爱因斯坦那样能写出卓越科普著作的科学家?

    当下正在深入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需要科技创新的引领,也需要万众创新的支持。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国民科学素养不高,青少年对科技的热情正被消解。虽然政府加大了科普投入,相关部门也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加大科普力度,但成效难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高水平的科学传播人才。一方面,媒体从业人员缺少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科学家队伍普遍看轻科学传播工作,大多数人写不出优秀的科普作品。

    兼具创新、科普的科学大家的出现,既有个人的修养因素,也受科技发展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坐等天才的降临,显然不现实。为此,中国应根据自身国情,探索出一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和激励的道路。

    应通过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设置理科专业,鼓励文理双学士、理工科毕业生攻读新闻传播硕士、博士学位等渠道,培养专业化的科学传播人才。其次,对各类媒体设置科学传播从业资质门槛,鼓励科学传播主题的文化创意产业,在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置科学传播岗位,以解决科学传播毕业生的就业出口。

    同时,还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促使科学工作者主动参与科学传播工作。首先,政府的科技投入来源于税收,承担纵向科研项目的科技工作者有义务向公众说明所从事的研究以及相关科学知识。应在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中设置科学传播子课题,把传播科学作为申请和验收这些项目的必备内容。其次,科学传播是一项意义深远、规模浩大、难度很高的工程,是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功能性延伸。对于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譬如,那些通过个人的创造性工作,显著提升了国民科学素养,改变了公众成见,使重要科技新产品得到接受和推广,支撑了国家重大决策,启迪了一代青少年甚至科学界在科学技术上努力方向的人,应该有资格获得院士级的终身学术称号。

    总之,要建立科学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渠道,激励一部分科学家主动参与到科学传播事业中来,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一同助力中国成功转型。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徐旭东,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4-12-23 00:06 , Processed in 0.102691 second(s), 18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