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2-9 18:18 |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在这一年里,我国互联网产业在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互联网用户和市场规模庞大、互联网科技成果惠及百姓民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互联网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这一年里,网络强国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等重大国家政策不断细化落实,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01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和特点:
一、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1. 中国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过半,4G用户持续爆发式增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有关数据,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网民数量继续稳居全球首位。移动电话4G用户达到7.14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86亿,增幅达到118%,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到54.1%,仍旧保持高速增长。网民数量的平稳增长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加,为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创新成果惠及百姓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宽带中国"战略进入优化升级阶段,光网城市成为发展热点。
伴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和提速降费措施的落实,宽带提速效果日益显著。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的实施,支持全国27个省(区、市)的10万个行政村开展网络光纤到村建设和升级改造,解决3.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网络覆盖建设问题,为网络扶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供了重要手段,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数据,8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用户总数达到2.59亿户,20Mbps及以上宽带用户总数2.11亿户,光纤接入FTTH/0用户总数达到2.15亿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1%、262%和95%,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达88.1%、71.7%和73%。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建设光网城市成为了城市下一步发展方向,并为智慧城市的落地夯实了基础。
3. 移动网络进入"4G+"时代,5G技术试验全面启动。
三大运营商全面推进4G移动网络升级,以载波聚合技术为代表的4G+网络加速和以VoLTE为代表的4G+高清语音开始大规模商用,更大的带宽、更高的数据速率可以显著改善用户上网体验。同时,工信部组织成立的IMT-2020(5G)推进组在1月份启动了5G的技术研发试验,并已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二、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1. "大智移云"是互联网产业的重要技术载体和推动力。
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优势不断放大,未来市场潜力巨大。"大智移云"构成了互联网产业的主要技术体系,促进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创新,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技术支撑和全流程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以大数据为例,通过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进而形成智能化决策和评价,应用于大数据相关的各个领域。基于大数据的发展,正在形成上游数据,中游产品,下游服务的产业体系。东兴证券初步估计,2016年中国通信大数据市场规模达342亿元,较上年增长163%,其中大数据基础设施占比60.5%,市场规模207亿元,大数据软件占比29.5%,达101亿元,大数据应用占比10%,达34亿元。
在智能化方面,车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产生海量连接,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智能硬件底层传感技术需求持续增加,窄带物联网成为万物互联的重要新兴技术,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
2. 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变革。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人工智能不断突破新的极限,部署新的应用,带来新的变革。Google子公司DeepMind研发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网络的AlphaGo,与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进行了一场"世纪对决",最终赢得比赛,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2016年,人工智能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把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中,并组建专门的研究机构进一步加速技术的发展,通过发展人机交互、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全方位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根据相关分析机构的数字评估,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15亿美元左右。
3. 虚拟现实进入快速成长期。
虚拟现实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让用户可以在普通电子设备上接收三维动态信息,进而深刻地改变认知世界的方式,提供场景重现的解决方案。通过提升内容体验与交互方式,并扩大资本支持与市场推广,虚拟现实技术正在向游戏、视频、零售、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延伸。
据投中研究院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虚拟现实行业投资案例共38起,投资规模为15.4亿,资本涌入非常迅速。同时,投资逐渐从产业链终端向上游内容转移。从投资案例数量来看,相比29%的硬件设备投资占比,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分别占比50%和21%;从投资资金规模来看,硬件设备投资占比从2015年的71%减少到2016年上半年的50%,内容制作从16%上升到37%。
三、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1. 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和主要特征。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通过互联网与制造业的全面融合和深度应用,消除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在研发、生产、交易、流通、融资等各个环节进行网络渗透,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打通融资渠道。
中国制造2025由文件发布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快速成长,智能控制与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不断涌现。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出台促进智能硬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行动计划,协同研发、服务型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设计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推进实施,高端装备发展取得系列重大突破,一连串发展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工业企业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61.8%和38.2%,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 互联网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农业与互联网融合走上快速发展轨道,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农业信息监控系统、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开展智能化精确饲喂等,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生产,最高效率利用各种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耗及成本,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2016年,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持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电商企业积极布局,为传统农产品营销注入现代元素,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优势明显。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类市场主体都看好网络销售,农产品网上交易量迅猛增长,并通过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
四、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繁荣发展
1. 打通线上线下,实体商店与互联网电商平台紧密联合。
除了传统的"双11"电商狂欢节,互联网电商平台也开始寻找实体商户合作。2016年12月12日(双"12"),互联网电商平台累计联合200多个城市的30多万线下商家覆盖餐饮、超市、便利店、外卖、商圈、机场、美容美发、电影院等生活场景总共吸引超过上亿消费者共同参与实体店消费。越来越多的线下零售店、服务提供商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提升经营业绩。网络支付广泛普及,移动支付比例进一步提升。
2. "互联网+"医疗发挥鲇鱼效应。
通过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企业产品进入医疗领域,全国700家大中型医院加入"未来医院",通过手机实现挂号、缴费、查报告等全流程移动就诊服务,平均节省患者就诊时间50%,提升就医体验,改善门诊秩序。同时,互联网企业与医院联合创新,推出了"先诊疗后付费"的信用诊疗模式、"电子社保卡+医保移动支付"模式、反欺诈防黄牛服务等。
3. 网络教育积极探索新的市场空间。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互联网企业积极发展新型的教育服务模式,在职业技能教育、资格考试培训等领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互联网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立网络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新途径。与此同时,传统教育机构也在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段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探索公共教育新方式,如整合数字教育资源、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如在雾霾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各个学校利用互联网、4G、视频、微信等技术方式实现"停课不停学"。
4. 分享经济影响广泛,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分享经济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和资金、劳动力、知识等生产要素,重构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平台拥有者与使用者享受分成收益而非原有的雇佣关系,给人们带来了多元化的"身份"。
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在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家政服务、办公、酒店、餐饮、旅游等领域,涌现出摩拜单车、小猪短租、爱大厨、纳什空间、途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以网约车为例,截至2016年7月,合并后的滴滴快的平台日订单突破1400万,平台服务了近3亿用户和1500万司机。按照相关的就业标准,在该平台上面实现个人直接就业的司机超过了100万,带动相关就业产业的机会数百万。
5. 互联网创新政务服务。
随着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互联网企业和大型传统基础服务部门纷纷推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城市政务服务,涉及政务办事、车主服务、医疗服务、充值缴费、交通出行、气象环保中的一个或多个板块。比较典型的有阿里支付宝、腾讯微信、中国移动和包、国家电网e充电。
基于实名制的认证推广,城市居民可以在手机上办理生活缴费、查询公积金账单、车辆违章查询、交罚单、出入境进度查询、法律咨询、图书馆服务等多项线上便民服务。据统计,300多城市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用户过亿人,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五、网络安全治理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1. 网络安全产业高速发展,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在国家法律政策和行业需求的大力推动下,网络安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网络安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数据传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计算机安全及云安全等产品持续更新。信息安全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等传统安全产品逐步具备替代能力。从安全芯片、网络与边界安全产品到安全服务的信息安全产业链不断趋于完善。
2. 传统网络威胁向工控系统扩散,智能应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普及发展,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与工业生产从单机走向互联,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面对传统网络威胁向工控系统扩散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等规定,指导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防护工作,促进安全与发展同步建设。
同时,智能应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移动设备和支付安全问题凸显。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应用中数据和个人信息遭受攻击,数据信息可能通过数据线连接、在应用软件中安装恶意代码、发送网站链接等方式被获取。
3. 互联网领域法治化不断推进,网络安全责任主体得以明确。
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通过,立法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义务,完善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确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数据跨境传输的规则。
此外,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的出台,有效推进互联网领域法治化进行,及时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有效引导和督促企业及时履行义务。
4. 网络治理问题受到关注,主管部门依法打击泄露个人信息的犯罪案件。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强调,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的目标。互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数据保护与开放、平台治理、数字内容知识产权、分享经济、金融科技以及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等领域的治理问题受到各界关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之间的多方协作治理机制逐步完善。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有效防范与精准打击相关犯罪行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电信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加强用户登记信息保护。
2017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有如下趋势值得关注:
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
在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等项目的支持下,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将让广大农民分享宽带红利。光网城市建设受到重视。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光进铜退"成为地方光网城市的重要手段。光网城市的建设将大幅度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一系列试点城市将会陆续出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G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5G研发试验和商用进一步推进,5G频谱规划工作取得进展,5G产业链企业的研发、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加快实施。物联网成为5G主要应用场景之一,将大大拓展物联网的应用,促进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开始进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时代。技术先进、高速畅通、安全可靠、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互联网技术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是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技术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一些长期以来需要人力劳动的任务实现自动化,变革现有的经济体系。2017年,包括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面向消费者和企业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并且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嵌入式系统等技术深入融合,赋予物理设备(机器人、汽车、飞行器、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应用和服务类产品的智能功能,从而产生新一类的智能应用和物件,以及可广泛应用的嵌入式智能。
二是增强信用与安全的技术将进一步丰富。如区块链等在不可信环境中增加信任的技术将进一步丰富,应用范围与应用场景都将进一步扩大,涵盖被动式数据记录到动态预置行为等领域。该类技术将提升重要数据和事件不可更改的记录,例如货币交易、财产登记或其他有价资产等。此外,自适应安全架构技术将进一步加强,包括持续分析用户和实体行为等领域。
三是企业信息化与云端迁移技术将释放更大影响力。促进企业信息化与云端迁移的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云平台的优势将获得企业界更广泛的关注,进而加速应用和服务的开发和部署,减少业务缺陷和资源浪费。云交付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们能够为企业提供最出色基础设施环境,推动企业开展自己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四是物理和数字世界互动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交互类技术进一步发展,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沉浸式消费、商业内容和应用程序的格局巨变。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功能将进一步与数字网络融合,相关设备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技术生态更加完善,应用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互动技术将与移动网络、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一起实现大范围的应用服务协同,构建跨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信息流。
五是制造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融合塑造新的生产模式。提升速度和效率的支持类信息网络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制造业领域。以物联网、工业数据分析、人机协作为代表的支持类技术将获得更深应用,进而塑造新的生产模式,如通过改变机器、人员和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流,来提高工厂之间的连接灵活性。工厂流程将更多的依赖数据搜集与分析,人机交互性能也将大幅提升,生产过程的敏捷性、智能性、灵活性将大大提高。
三、产业融合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
2016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将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提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智能制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更多的瞄准制造业发展重大需求,依托现有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从供给侧改革入手,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元素、转化创新成果,为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带来新的机遇。互联网推进制造业向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网络化、柔性化制造模式和服务化转型,提升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数字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制造等"互联网+"协同制造新模式将取得明显进展,拓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促进消费品行业产品创新和质量追溯保证,推动装备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迈进,完善原材料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将得到缓解,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进一步融合,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改造传统农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经营模式、组织形态与产业生态。
四、应用与服务成为惠及民生的创新举措
一是国内分享经济领域将继续拓展,在营销策划、餐饮住宿、物流快递、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渗透。同时,教育和医疗可能成为分享经济发展的新领域,通过分享经济突破传统资源约束,开展供需对接,较低成本的解决就医难、教育不公平等问题。平台企业的数量将不断上升,有望形成一批初具规模、各具特色、有一定竞争力的代表性企业。同时,诸多领域的分享经济都处于探索阶段和发展初期,其服务和产品的安全性、质量保障体系、用户数据保护等方面将引起重视。
二是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将加快。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效能。政府信息公开方面,重点领域(如食品药品安全类、环境保护类、安全生产类等)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将加大;政府网站在线办事方面,将会在服务深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加强;政府在线服务方面,互动交流水平持续提升,并建立较完善的政务咨询、调查征集类互动渠道等。
三是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智慧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互联网将作为创新要素对智慧城市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公私合营PPP模式将成为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流模式。产业园区建设开始转向智慧型,提供更多功能,服务更加人性,理念更加先进,模式更加开放。
五、安全与治理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是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增强,云计算安全更加重要。据Gartner预测,到 2018年超过半数物联网设备制造商将由于薄弱的验证实践方案而无法保障产品安全。为避免物联网遭受更加的攻击与破坏,产业界将积极采取整体措施增强安全态势。2017年,物联网嵌入式安全得到认真对待,对网络供应链进行检查将会成为一项重点,以物联网为推力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问题得到进一步研究,物联网态势感知成为企业发展追求的更高目标。随着云计算越来越受欢迎,终端用户将会对云服务提供商安全性进行评估。企业将会利用加密、标记或其他解决方案来确保敏感数据或机密信息,强大的身份验证措施将持续发挥作用。
二是安防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具备自主、个性化、不断进化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有效解决安防领域日益增加的用户需求,提升整个安防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安防产业的升级换代,助推国家网络空间战略预警和防御体系不断完善,威胁发现和态势感知预警、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和追踪溯源等协作机制将会逐渐建立。
三是互联网治理的方式与手段进一步创新。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呈现融合化、区域化、生态化的发展特点,以分享经济、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旧制度的碰撞仍在继续,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应用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凸显,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会不断创新互联网治理的方式与手段,多元协同共治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四是中国在网络空间国际影响力增强。全球互联网进入多利益相关方治理新时代,构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成为共识,中国在互联网治理论坛、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等有关活动中的影响力将继续增强。我国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更加积极参与国际网络安全交流等活动,围绕全球网络空间新秩序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