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2-9 18:18 |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2016年6月24-25日,【WOT2016企业安全技术峰会】在北京珠三角JW万豪酒店召开。自2012年以来,WOT品牌大会秉承专注技术、服务技术人员的理念已经成功举办九届,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专家资源,更获得了广大IT从业者和技术爱好者的认可和好评,并成为业界重要的技术分享及人脉拓展平台。
会后,记者专访了饿了么CTO张雪峰,他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软件架构与组织架构"的演讲。演讲以饿了么的技术团队的两个架构(软件架构和组织架构)为例,阐述了业务、产品、技术三大团队的核心关注点,分享了饿了么正在使用的领域模型,以及正在尝试的[中台、前台]模式(阿里做过的组织架构的战略调整),并从一个跟随饿了么成长的创业者的角度,给出了初创团队的技术领域的建议。
【嘉宾介绍】
张雪峰,饿了么CTO,70 后,目前带领饿了么技术团队。主要做组织架构,团队培养,技术的战略,包括交付项目,系统稳定等。之前带领携程软件架构团队 框架研发团队,后担任携程国际 BU CTO。
饿了么技术团队发展史
在会后专访中,张雪峰讲述了饿了么技术团队的发展史:"我加入饿了么前35个人,我正式那天70个人,翻了一倍。"
35个人不需要什么组织架构,全部在一起,这个时候是野蛮成长。从35人到70人,慢慢进入正规化运作,因为系统时不时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认识到了专业垂直团队的重要性,所以,把这70个人做了一个专业的团队拆分。35人到70人大部分是程序员,还有一部分测试人员,最大一个变化是专业运维团队的引入。后来从70人发展到700人,这个时候,团队细分成了15个技术团队,有水平团队和垂直团队。水平团队包括运维、数据团队,这个时候人人都有分工,这一批人员更专注技术的深度。垂直团队做业务和产品相关的一些研发,保证线上的系统。这些团队的人员更多需要有产品的思维,跟产品业务打交道,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出这些问题,这也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
从700人到今天,饿了么产品技术团队差不多一千人,这个时候团队到了一定的瓶颈,张雪峰个人认为是,前人团队。这个时候要做进一步的拆分, 700人在一个大的基础团队,拆出去几个大的团队,从700到一千人之间的变化,同时对团队要求更高,不仅有产品思维,有运营思维,同时,面临每天海量的用户,订单,需要做更多精细化的思考。
如何面对技术团队发展瓶颈
关于饿了么技术团队发展到现在面临的瓶颈,张雪峰是这样看的:一个人,如果有兴趣专注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没有瓶颈,一直专职做下去。而目前在咱们国家这个环境,尤其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技术从业人员一般都有现实的压力,都想去做管理,因为待遇好一些,今后能去更大的公司管理更大的团队。举了例子,一些公司的同事听说新的房产政策出来了,就离职回老家了。饿了么管理团队正在努力创造这样一个氛围:专注做技术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回报!在此,饿了么参考了一些公司的做法: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
对新人的职业发展建议
对一些准备入行,或者已经入行但时间不长的朋友,张雪峰给出了一些职业发展建议。他认为,如果个人爱好并且擅长做技术,那么就不建议他去做管理。现在的一些领域,比如机器算法、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可以做到极致,创业团队做的非常多,可以试一下,不用去大公司。因为去创业公司得到锻炼是不一样的。在年轻的时候,还没有谈婚论嫁,也没有现实生活的压力,可以拓展一下视野,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只有自己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有可能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