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9-11 15:26 |
---|
签到天数: 10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摘要]大数据战略显然对于互联网乃至整个新经济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谁要是忽略大数据,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这一点毋庸置疑,每个企业都要致力去做。
当我输入“房价”后,网页前列的几篇文章是有关于地产大势的分析;而同事的电脑上跳出的则几乎都是房屋近期售价的信息。同样的关键词出现不同结果,主要是因为我平时关注财经动向,而同事最近想买房子,搜索引擎根据我们的信息数据建立起不同的算法,预测了我们的个人喜好,然后给了用户不同的搜索结果。
这样的做法有喜有忧。从好处讲,它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它的弊端如今也越来越引人注意:信息获取方式是否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疑?过滤机制是否意味着某种偏见?有意识的引导是否会改变用户的思维和价值观?1989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初步展现了人工智能的水平。围棋每回合的变化远远高于国际象棋,无法被算法穷举,然而人机对战的这个“堡垒”最近也被攻破了。2016年初韩国围棋手李世石败于“阿尔法”,更让人类惊讶于人工智能强大的计算能力。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如同美国科技作家卢克·多梅尔所描述的,一个“算法时代”已经来临。
这本《算法时代》(胡小锐、钟毅译)副标题名为“新经济的新引擎”。本书共四章,第一章是重点,主要论述“算法”对新经济的推动作用。作者说:“在算法时代,身份识别蕴藏无限商机。”跨网站与服务器追踪用户的能力,推动了大量网络数据分析公司蓬勃发展。作为美国知名财经记者,作者对这类企业展开了长期的跟踪调查,比如Quantcast公司通过定量分析大量数据,找出受众的特点,从而实施更有效的广告投放策略;Mattersight公司分析来电客户与话务员的性格特点,寻找“可预测的行为路线”,从而可以更快、更好地处理客户来电;Gild猎头公司通过自动化程序发掘有才干的程序员,利用“公式”尽力消除招聘过程中众所周知的不可靠性……作者分析了这些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国内的创业者可以提供借鉴。
事实上,国内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也依托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力。经济学人袁星的文章《2015年“双十一”国内消费行为研究报告》,借助模型建造,从购物类型占比分析、促销方式占比分析、网购满意度对比分析等十几个角度,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国内消费行为。这份有价值的报告可以为电商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各类平台积累的海量信息进行的大数据分析,将在指导投资、创造机遇、实现信息个性化定制、加强用户参与感和黏合度等方面,都获得重要的数据支持。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有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大数据战略显然对于互联网乃至整个新经济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谁要是忽略大数据,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这一点毋庸置疑,每个企业都要致力去做。
但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表达的隐忧,如果一味追求大数据,它对于人类生活未必就是幸事。不管何时,科技始终只是“物”,可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建议,却始终不可能代替我们生活。多梅尔对此也相当重视。第二章讲《理性的算法与浪漫的爱情》,读来颇有乐趣。孤男寡女固然可以通过相亲网站速配凑对,可是真正的谈恋爱、同居、结婚,那是两个有血有肉有性情有脾气的人的相互磨合,多梅尔甚至还研究了未来和机器人谈恋爱的可能性,但是,再先进的算法也没办法赐你真爱,谈恋爱还是得真人上阵吧。
第三章讲《算法与人类执法者的较量》。美国电视剧《疑犯追踪》渐成现实,预先删选嫌疑犯可以减少大量警察工作,但是,万一呢?万一电脑的刻板印象判断错误,或者人为的原因,锁错对象了,怎么办呢?美国经济学者弗兰克·帕斯奎尔曾指出,大数据有可能让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控制金钱和信息的“黑箱社会”。打破黑箱,需要保持信息的透明度,不使它们掌控在少数利益集团手中。
作者还是一个电影纪录片导演,本书除了旁征博引大量前沿经济类书籍之外,还有不少的经典影视情节,最后一章特意讲了科学算法对艺术创作的作用,影视工作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信息。(文/林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