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之难,政府信息化从一开始就采取了高歌猛进的策略。因为在后者看来,信息化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绝对是"一把手"工程。
"需求分析到现在还是我们做信息化的一个软肋。对软件开发者而言,不怕需求复杂,就怕说不清楚需求。"北京市财政局原信息处主任袁浩龙坦言。
难以想象,眼前这位年轻的政府基层干部与信息化结缘近十年。
尽管袁浩龙目前已经离开了信息处的工作岗位,调任到局内其他业务处室工作,但聊起信息化那些事,仍津津乐道。
十年间,大大小小若干信息化项目的淬炼,让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准问题,抓住关键。
十年一瞬,千帆过
事实上,十年信息化工作之所以顺手,也与袁浩龙的计算机背景有莫大关系。
2006年,北理工计算机研究生毕业的袁浩龙考进了北京市财政局。正好赶上了政府信息化的第二波浪潮。袁浩龙所在信息处的主要任务就是接手信息化指挥棒,解决若干信息孤岛问题。统一标准,统一系统,实现系统间的无缝链接,而当时推出的一体化平台做成了全国财政系统信息化的一个典范,也为后来中央财政系统推行的金财工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数不清在多少个日夜里,袁浩龙和同事们忙得如此不可开交。
2008奥运会之后,随之而来的第三波信息化浪潮以稳定维护为主要目的,在云、大数据等热点出现后,他们围绕云和大数据应用的信息化建设又紧紧跟上,甚至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当然,如此顺风顺水也与实力雄厚的政府的力推息息相关。用袁浩龙的话说,就是"一把手只想业务,对业务有利的就上"。
可即便如此,在袁浩龙看来,信息化工作依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做好需求:信息化项目的"命门"
"需求做得好不好,是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以袁浩龙多年的软硬件维护和开发经验来看,政府部门的特点是处室业务繁杂,很多人不是只负责一件事情,每天的多线程工作状态使得他们在报需求时,无法集中精力在几天内专门去完成这一件事情,其结果就是一个需求调研有时耗时一、二个月,还弄不清楚。而软件公司拿到这样的需求调研做开发,就难免出现返工重做的情况。因此,在系统,也就是软件开发环节,先做好事前的需求调研尤为重要,"目前,我们也还没想到什么可行的好办法。"袁浩龙也颇为无奈。
对此,袁浩龙有个大胆设想。他认为,在内部自建需求分析团队,专门做需求整理分析或许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信息化永远不会过时。系统建设再好,也不会一直用下去,一般五六年就得推倒重来,所以需求问题会一直存在"。
不止如此,硬件采购环节如何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所以对硬件采购环节如此重视,袁浩龙认为,"硬件是软件的载体,硬件不过关,软件再好也没用"。
事实上,众所周知,对于硬件采购过程中存在的利益输送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却又是全行业避无可避的现实问题。所以,不正规的采购可能会导致设备存在问题,比如压低配置的情况,"信息化里面的偷工减料也是有可能的。"袁浩龙用了一个更为贴切的比喻。
而专业化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样也使袁浩龙颇为忧心。他认为,政府部门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你让一个学经济、学金融的人来学计算机,这个很难。"
显然,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适时建立并推出一套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来缓解政府部门的用人荒也考验着相关政府决策者的智慧。
其实,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光是政府部门,就是企业在过往都走过不少弯路。随着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服务水平的提升,随着相关决策者、管理者能力的提升,全行业信息化建设只会越做越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比如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的评估体系的缺失,比如责任风险的归属认定体系缺失等等。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让全行业对信息化的建设和决策慎之又慎。
常言道,信息化做得越深入,思虑的问题就越多。如袁浩龙所言,信息化是永远停不下来的。更深更宏观的问题还是留给顶层决策者,而对身处一线的执行者来说,能不能干成一个项目,好不好用,需求问题才是第一位。(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