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拟化推动大数据释放更大价值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18 06:23
  • 签到天数: 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6 09: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数据”无疑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词,它甚至被视为“一种与资本与劳动力并列的新经济元素”,这无疑是对大数据的至高赞誉。由于大数据的数据来源极其丰富,数据类型甚为繁多,其中不仅有源于信息化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还有基于数据分析产生的数据,这些都不是传统的技术所有承载的,也不是传统的数据中心能够管理和分析的。不久前,在Gartner近日举行的Symposium IT Expo研讨会上,分析师大卫-卡布奇诺列出未来五年十大“关键”的技术发展趋势,除了众人耳熟能详的“云服务”和“物联网”外,“虚拟数据中心”也榜上有名。

    在虚拟数据中心中,物理设备不再是数据中心的重点。虚拟化的运用使得物理功能被抽离出来,相关软件和数据运行在虚拟设备上,资源将基于策略得到优化调配,特定工作任务也能脱离物理局限得以处理。同时,大量的、高速增长的、多维的、结构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将能更加动态、灵活地被管理、分析。根据有关数据,目前,虚拟服务器和实体服务器数量现在之间的比例为11:1,而这一比例正随着用户对虚拟数据中心需求的巨大增长而增长。

    “国产虚拟化将更好地建设虚拟化数据中心,从而推动大数据能量倍乘。” 国内某专家指出。以服务器虚拟化为例:服务器虚拟化可靠性技术根据可用性的级别分为高可用和容错两个方面。可用性是指系统或者组件可以持续服务的时间,可用性使用一年服务可用时间的百分比来衡量,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高可用性指标是99.999%,也就是一年宕机时间为5分钟。服务器虚拟化HA是特指虚拟机可以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FT是指在非计划停机时备份系统或组件可以立即接管,从而不会丢失任何业务与数据。用户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选择采用哪种高可靠性技术。

    尽管在虚拟化市场上,以VMware为代表的国外厂商起步早,投入大,市场规模大。但作为国产虚拟化厂商显然更能读懂国内用户的心。

    在虚拟化高可用性上,从基础着手,一是所提供的服务器虚拟化HA高用性保障由虚拟化软件直接提供,不需要额外的昂贵的专用备份软件;二是不需要主服务器与备份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等硬件配置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可以在主服务器采用Intel CPU,而备份服务器采用AMD CPU的情况下实现HA高可用性保障。这一点,甚至是许多国外虚拟化厂商也无法做到的;三是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可同时运行不同业务,不需要备份服务器的资源闲置,只要备份服务器上的冗余资源足以满足主服务器上的业务系统的最低需求,就可以实现HA高可用性保障。这些极大提高了用户的投入产出比。同时,支持虚拟机CPU资源控制,能够实现灵活的资源配置;还能支持虚拟机批量操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在容错方面,如果主服务器出现非计划宕机,可以让备份服务器自动检测到宕机故障,并自动将业务系统迁移到备份服务器上继续运行,从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由于业务终端损坏而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

    麦肯锡的深度调研《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中指出:大数据商业价值巨大。今年,联合国展开“全球脉动”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互联网实时数据的分析,更及时地了解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改善决策,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决策提供支持数据及信息。在国内,银行、电信等领域也积极展开大数据建设。赛迪的《大数据产业及演进趋势报告》显示:中国正处于大数据产业快速增长期,2011年国内市场投入近3.2亿,2016年整体市场将突破百亿量级,未来中国将形成全球最大的大数据产业带。显然,在大数据浪潮中,以方物为代表的国产虚拟化厂商正在抓住机遇,和其他板块的国内厂商一起,快速形成并壮大国产大数据势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5-1-8 23:43 , Processed in 0.142581 second(s), 20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