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数据时代,到底谁拥有未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18 06:23
  • 签到天数: 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3-12 14:0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可以记起自己的过去

    包括那些我们存在之前的过往

    但,大多数时候,

    我们不想

    因为未来的记忆

    没有过去的那样痛苦

    ——皮埃罗


    大数据时代,到底谁拥有未来?

    “我希望未来我们将身边所有一切都用数据来表达时,我们仍有能力将数据理解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数字”。



    普通民众更多是大数据的客体

    记者:杰伦·拉尼尔(“虚拟现实之父”,思想家)在其《谁拥有未来》一书中认为,拥有全球业务的大公司如谷歌、Facebook,以及庞大的电商、银行等长久以来制造了一种严重的不正常局面。他们将用户免费提供的数据变成了利润丰厚的商品,普通民众虽然一直在贡献数据和价值,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拉尼尔认为这会使得未来越来越掌握在少数大公司手中,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所有在互联网上创造价值的人都应该分享价值,普通民众在贡献大量数据后也应该得到一定补偿,对此,您怎么看?

    皮埃罗:我同意杰伦·拉尼尔的观点。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普通民众也能从数据的爆炸中获得更多知识,而非金钱的补偿。

    知识的民主进程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彼时,法国的哲学家们编辑了《百科全书》向全世界的普通民众分享知识。然后,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拉开了义务教育的序幕,其他国家纷起而效仿之,教育从此对所有的儿童变成了强制性举措。然而,迄今为止,教育的不平衡在全球范围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

    如今,大数据可以允许我们完成知识民主化的目标。遗憾的是,目前从大数据中受益的确实大多都是大公司(以及部分政府机构)。普通民众用诸如智能手机类的数字化工具来加强对“假性知识”的学习,但很少有人知道该拿环绕我们身边的海量数据怎么办,该如何从中获取更多、更有用的知识。

    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都无法完整看到自己生产的数据(比如电商、银行等),因为这些数据多被大公司所控制,这些大公司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通常将数据用于商业计划或广告)。可以说,在大数据领域,普通民众更多只是客体,而不是主体。


    “量化自我”作为全新的心理治疗方法

    记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曾提出了“量化自我”运动,即通过可穿戴设备或内置传感器实现对人体数据的自我追踪和监测,这不就是未来大数据能让普通民众受益的一个例子吗?

    皮埃罗:是的,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产生大量数据的物体将是我们的身体,很快将会有很多可穿戴设备以及纳米机器人内置在我们身体之内,植入的芯片会一直产生和播报实时数据。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云端的某种软件,它能实时捕获这些来自人们身体的数据,确保我们的健康。如果该软件发现有任何不正常的信号,它会马上要求可穿戴设备提供更多的数据以进一步确认,或马上要求此人联系医生进行专业的医疗检查。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确实可以拥有自己产出的数据,并且从中受益。但是,你的数据仍然需要跟别人的数据结合才能得到一个真正改变生活的应用,否则,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用处还不确定。因为任何事物的意义都是相对的,比如晨跑,一个人晨跑的数据是做不出来什么应用的,我们需要将其“游戏化”或“社交化”,让很多晨跑的人靠“竞争”来获得应用中跑步第一名,由此激发人们的使用兴趣。

    另外,我更倾向于把“量化自我”看成是一种全新的、更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记录自身的行为数据,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之前从未意识到的东西。比如,你会发现一些你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而你自己从未觉察的行为倾向。这就好像有人一刻不停的在为你记日记,这些数据能帮你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这些数据也有助于提升自我,一个最简单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活动分类整理成爱好、创造性的思考、读书、运动等,到每个月月底的时候可以通过图表分析自己的时间到底都去哪儿了,并重新调整各项活动,确定自己在朝真正的目标前进。


    未来我们是否还能将数字理解成人

    记者:当我们自身遍布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是否意味着我们将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皮埃罗:一个机器产生并读取数据,然后再告诉其他机器该做什么的世界听起来可能确实有些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身体是这一过程的最终对象,所有这些机器确实会使我们变得更不像人类。

    不过,你也可以用一个佛学的方法来看数据。将我们的存在看成是一个混乱的数据流,这些数据并不能在时间中长存,他们只是瞬间的存在,这些瞬间数据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我”。它们类似于佛教的“佛法”。每一种佛法都与其他法紧密相关,或说每一种法都是由另外一种法得到的。(如戒、定、慧)。《清静道论》说:“只有苦难,而没有发现受苦的人,只有表演,却并没有演员”。它的意思是说,在佛教中,没有任何生命“存在”于任何阶段的时间内:每一个时刻都是全新的存在。“大数据”对人类生活的理念跟它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

    只不过,当我们过于频繁的认为数据只是一些数字时,我们可能会真的忘记,这些数字背后代变着真实的人。

    如果我在文章中写道:“不幸的是,每年有600,000人死于疟疾,大部分都是儿童”,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以及守护在他们身边的人,是正在哭泣的母亲们、姐妹们和妻子们。

    我希望未来我们将身边所有一切都用数据来表达时,我们仍有能力将数据理解成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数字。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4-12-23 18:17 , Processed in 0.142429 second(s), 22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