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7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块来自知乎的糖,让我嚼出知识的力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9-14 14:1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3-28 14:30: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的“知识就是力量”,大概是我们上学时最耳熟能详的一句名人名言。
      然而时至今日,当年轻人被高不可攀的房价所绑架,当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在热议名校毕业买不起房更买不起学区房,还有没有必要上名校时,我们曾经对知识的信仰变得不堪一击。

      当移动互联网让我们获取资讯变得越来越简单、快速,我们却深怀恐惧地发现,我们往往过于沉溺于碎片化的知识之中,不假思索地对不辨真假的知识进行传播,渐渐地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于是乎陈寅恪先生所言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一种奢侈品。
      幸而,在这样的时代,还有像知乎这样的平台,让各行各业、各领域的精英能够在这里分享彼此的专业知识、经验以及独到的见解,而在这样的深层次的讨论之中,真理自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知乎已经有近 7000 万注册用户,这些用户在知乎创造了 1500 万话题和 5500 万回答,知乎已经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社交平台,并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用知识与这个世界连接的新纽带。昨天,知乎一年一度举办的用户线下聚会活动“知乎盐Club”在北京 751 艺术区开幕。作为一场知乎用户的线下大Party, “知乎盐Club”就像一场中国版SXSW(西南偏南),文化、科技、经济、建筑、娱乐各个不同领域的人在此交汇。
      知识作为必备品的魅力
      “知乎盐Club”俨然是“知识江湖的武林大会”,在 15 分钟演讲环节,近期大热的专业大咖先后登台分享观点,从共享单车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玮,到“社会化营销大神”金鹏远,从“空间设计大师”青山周平到最会讲故事的国博讲解员河森堡等等。在线上,还有近百万人通过 9 大网络直播平台围观了这场聚会,仅优酷的观看人次就近 20 万。
      与其惊叹于知友们的狂热,不如说对知识的魅力重新找回了信心,又或者说对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次活动将看似高深的知识带到离普通人触手可及的位置而心怀感激。
      去年因改造了一户被称作“史上最小学区房”的北京老四合院而被人熟知的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 ,用发音略显生硬却完全不妨碍表达的中文讲完了 15 分钟。他没有讲述建筑学的知识和曾经让他名噪一时的案例,而是从自己在北京胡同的生活讲起,告诉我们“家”和生活可能的样子。一位建筑设计师,既具有专业建筑知识,想必又不差钱,但青山周平为自己在北京构建的家却很小,甚至没有设置厨房,他说,他很容易在胡同里找到更多的餐饮选择,在那些小馆子里,他还可以很舒服地工作。
      这其实很容易引起我们检视自身的欲望,一味追求的大房子使用率有多高,我们之所以被房子绑架,除了外部因素外,还有没有来自我们内心的阻碍?

      最会讲故事的国博讲解员河森堡则讲述了通过知乎,他如何不满足于博物馆那一亩三分地,而是在锻炼表达能力、不断沉淀知识的同时完成对外的知识输出的故事。曾经,他在刚开始工作时,听他讲解的观众只有 4 个,但现在,他在知乎上的关注者已经超过了 13 万,他在微博上的粉丝则超过了 46 万。

      河森堡在知乎上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提到给小学生上课,当问及一个很冷门的历史学知识时,没想到小学生却正确秒答出答案。知识还有用吗?也许不能用功利主义倾向去衡量,但对知识的追逐所体现出来的好奇心、求知欲、宽广的视野、解决问题的能力,谁又能否定那正是成功的必备元素呢?
      我想,在这个人们既习惯于藐视权威却又因缺乏思考能力而盲目崇拜的矛盾的社会中,知乎首先起到的作用是让人们重新回到对专业主义和专业知识的崇拜和敬畏之上,你可以质疑,但不是毫无根据地消解。
      线上的交互和线下的连接
      没有人会否认移动互联网的巨大贡献,它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人们连接在一个因为相似的标签而交互的平台中。但是,当移动互联网发展得越来越迅猛,我们却发现,人们对线下的沟通、交互、连接越来越渴望。
      于是在知乎之外,便有了一年一度的“知乎盐Club”存在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这场大趴上,我们可以看到,当嘉宾在演讲时,有狂热的粉丝因为现场目睹了偶像的风采而狂喜不已,相比起时下的年轻人对娱乐明星的追捧,我们更能感受知识大咖所能给拥趸带来的切实的激励。我们还看到,有在网络上相识已久的知友们在这里第一次见面,在倾听演讲的知友身边,他们一起讨论着某项最新的橡胶技术及其量产的可能性,也许一个足以改变未来的创业计划已经在此诞生。

      在“知乎盐Club”颁奖典礼上,知乎对2016 年度知乎社区内的 15 位优秀内容贡献者进行了“荣誉会员”颁奖,演员张译获得“影视”领域荣誉会员。他说:“一群认真有趣的人因为对于知识的渴望、对趣味的渴望聚集到一起分享和交流,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
      知乎用户锦小钱则说:“知乎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有人在努力,有人在健身,有人喜欢阅读,有人喜欢电影。他们相信人是可以进步的,他们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
      在“知乎盐Club”这个大趴上,当看到keep的展位上,人们纷纷在划船机上展露一手,试图争得最佳,真心能体味到keep的那句slogan:自律给我自由。

      而就在keep的隔壁,“简单心理”的展位则诠释着健康的另一重涵义,告诉人们不但要关注身体,还要关注心灵。

      新加入的大量机构账号(中国印钞造币、丁香医生、 36 氪等),这些品牌变成了鲜活的“知乎网友”。黑马哥扫码关注了“中国印钞造币总厂”的官微,得到一个亲自砸出一枚“刘看山”铜包金纪念币的机会。这样的纪念币,现场准备了 1000 枚。也正是这不经意的一次关注,让我对钱币的知识有了些许的了解,钱币不再只是买买买的承载,其文化内涵让我对它更多了几分珍视。
      这种被知识强烈冲击的观感,如果不是来到“知乎盐Club”的现场,真的很难体会。当我们差点被太多的现实所打败时,在这里会深切地感知到我们依然可以保留内心的一片净土。而这片净土又不是因为它与现实的脱钩,而是根植于现实之上的价值,简单而言是让知识的商业价值凸显。
      知识无价亦有价
      今年以来,对“知识付费”的探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热度。知识真的可以变现吗?事实上, 2016 年知乎就进入了商业化加速的一年,推出知乎Live、值乎 2 款付费内容产品。
      根据本月初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 227 万人次参与了知乎Live。也就是说,这么多人都愿意为获取知识买单。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时薪过万的演讲者,单场演讲收益最高的累计已达 34 万元。
      在昨天的“ 15 分钟”主题演讲以及采访中,河森堡就坦言,他在知乎Live举行过 3 场主题活动,这种付费的线上讲座,每场都能为他带来过万的收入,并助力其本职工作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因为知识而被连接起来的这些知友们,为品牌们的营销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让“知识营销”这一形态的落地有了更肥沃的土壤。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当天签到之后,知乎提供的礼品袋中,有一盒牛奶糖。黑马哥在听演讲时吃了两颗,很少对糖感兴趣的我觉得那真是这两年里吃过的最好吃的糖,甜到浓时却不显腻味,还夹杂了咸咸的口感,矫情一点想,觉得那真是最好的生活的原色。
      这么一块简单的糖,能如此怡口,不可能没有一点技术含量,所以也可以说,从这一块糖中,我嚼出了知识的分量。
      写了这么多,想起黑马哥刚才上知乎,收到一个让我惊喜的私信,说是黑马哥上一场知乎Live的钱到账了,有 1300 多块呢。这点钱可能对一些知乎大V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对于只有 700 个粉丝的黑马哥来说,却是一个意外之喜。说起来,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不管你是不是大V,也不管你是什么行业、什么品牌,只要你去分享知识,在知乎平台上都会找到受众,收获惊喜。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只不过在现今多了更多的内涵。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4-12-23 04:49 , Processed in 0.110268 second(s), 22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