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6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朋友圈5周年,没有朋友,只剩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9-14 14:1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4-2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 年 4 月 19 日,微信发布4. 0 版本,正式推出“朋友圈”。这一功能的上线显然比“for one night”有着更加重大的社交意义,自此,点头之交变为点赞之交,绝交变为拉黑。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各种关系在朋友圈里悄然连接。
      每一次,彩色的圆圈在页面上端快速旋转,微信好友天南地北各有差异的生活状态,便逐条呈现眼前。对于微信用户而言,朋友圈像一个总让人有窥探欲的万花筒。
      前两天,微信公布了一个数据:2016 年微信用户平均好友数量达 194 人,是两年前的近2. 4 倍。激增的数据也挑战着人类学经典的“邓巴数字”理论,即人类精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交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为 150 人。



      不难想象,超过理论之外的“微信好友”数量,让朋友圈看起来像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精耕细作于各个细分领域的微信公众号,买卖各种产品的微商,都竭力瓜分着用户的朋友圈,企图占领一“屏”之位。
      很显然,朋友圈自五年前诞生的一刻起,便无可避免地影响着每一类群体。但这种影响最终落在每一个人身上时,具体是什么?
      五年时间,朋友圈见证和改变了什么?
      五年时间,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足够完成一次阶段性成长,毕业求职、跳槽转行、离职创业又或者是结婚成家。时间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相同的度量衡,如今,微信朋友圈使用人数达 10 亿量级,它不动声色地记录着我们每一段关系,以及五味杂陈的生活。
      微信用户@鸿渐
      前媒体人现政府雇员,使用微信朋友圈四年
      2013 年我在某晚报当编辑, 2016 年我过完了 30 岁生日,也正式转行成为政府雇员。每次职业变动后都会新增一些微信好友,自己朋友圈的内容广度也会有所扩展。
      因为职业变动太大,我的朋友圈很分裂。价值观不同的人都在我的朋友圈里,然而他们看不到对方,可能都沉浸在自己价值趋同的朋友圈里。这样的体验,总让我感觉自己才是胡锡进老师所说的“复杂中国”的朋友圈见证者。
      微信用户  @Cc
      2016 届本科毕业,现跨国企业职工,使用微信朋友圈三年半
      2013 年的时候我才大二,当时微信好友最多不过百人,大学毕业的时候大概 300 人,工作一年之后的现在,好友数量已经上千了。大三时,为了寻找我丢失的饭卡,我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后来因为这个公众号,我的微信好友突然成了我的衣食父母。
      尽管好友数量不断增加,但能聊天的人并没有同步递增。更新第一条朋友圈状态时,我正在准备线性代数的期末考, 11 月份的北京冬夜,我和室友在寝室翻书做题。当时这条状态有 31 个赞, 12 条评论,曾经评论的人,毕业后各自有了生活圈子,我们不再相互评论,但依然会用点赞传达一份关心。



      工作后,Cc将这条状态设置为“仅自己可见”

      微信用户@灯灯
      使用微信朋友圈五年
      从 2012 年 4 月到开始,我用朋友圈五年整了。朋友圈确实记录了生活中的很多重大节点。
      2014 年 9 月,大学班级同学 10 周年聚会时,大家集体刷屏,虽然我们分散在世界各地,但感觉心还是在一起。



      大学毕业 10 周年同学聚会时朋友圈刷屏
      朋友圈创始团队成员Kenbin在文章四周年,所有人问朋友圈中谈到了五年前他们加班赶项目时的回忆:“你见过凌晨 4 点的广州么......当时我们每天加班到这个时候就去吃桂林米粉,最后项目结束我都学会做米粉了。”



      朋友圈初创团队,用朋友圈记录的初创经历
      从时间记录者到时间黑洞
      用时间黑洞形容现在的朋友圈似乎并不过分。
      昨晚,微信在“WeChatMoments”推文中发起了关于朋友圈的调查投票。截至今天下午四点,参与投票的共 450 人,其中 200 人每天打开朋友圈的次数在 10 至 15 次,占总人数比44% ; 151 人每月发朋友圈的次数在 10 至 15 次之间。
      结合微信最新公布的8. 89 亿月活用户总量来看,朋友圈显然早已从“时间的记录者”变为了“时间黑洞”。
      没有精确的计算结果能告诉我们,每天究竟有多少时间花在了朋友圈上,但朋友圈确实填补了我们内心的某种诉求。
      1. 刷朋友圈,因为我有社交恐惧症
      @鸿渐:我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前,其中开车等红灯、饭前等餐、排队领票、蹲马桶以及其他一切犯社交恐惧的时候都会刷朋友圈,具体消耗时间未知,但刷朋友圈确实帮助我缓解了一切尴尬的时刻。同时,随着好友逐渐增多,我蹲马桶的时间比以前更长了。
      2. 刷朋友圈,因为需要发泄情绪补充交流
      @灯灯:每天刷N次,是重度使用者:发自拍、分享工作心得、发泄情绪、朋友间交流,朋友圈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渠道,我的微博也是在朋友圈出现之后慢慢停更的(榜妹:微博躺枪泪流)。
      3. 刷朋友圈,因为想获得某个朋友的消息
      @笑笑:我每天刷很久朋友圈,早晨晚上都刷,大概有两三个小时。感觉刷朋友圈夺去了时间,得罪了朋友,打乱了思维,也丰富了生活。有时候,固定刷一个朋友的朋友圈信息,刷不出来更新,就会坐卧不安。
      4. 刷朋友圈,因为焦虑
      在采访时,我们听到了很多“刷朋友圈,因为焦虑”的回答。某新媒体公司实习生EVA谈道“因为怕错过任何一条有用的消息,每次刷朋友圈都会刷到之前浏览过的位置,才觉得放心,但因为加的好友很多,每次要刷很久,但不刷就很焦虑。”为此,她曾卸载过微信,没挨得过一星期,又重新安装了回来。
      对于微信小编而言,朋友圈即等于二次传播
      尽管朋友圈辐射影响着各类人群,每个人刷朋友圈和发状态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对微信小编而言,朋友圈宛如一片圣地,发状态多数时候是一个单纯而朴素的目的:二次传播。
      在后台阅读来源分布图中,“二次传播”指在朋友圈再次分享和在朋友圈阅读的数值总和。朋友圈的再次分享不仅可能为公众号带来超过自身用户量级的阅读量,还能带来“新鲜的”粉丝。
      此前,不少10w+都有着漂亮的“二次传播”数据。以新榜这篇咪蒙助理月薪 5 万、 95 后小编年终奖百万…震惊业界的自媒体人是如何炼成的? | 新榜专访为例。



      以及处于五条位置却创造了 500 万阅读量,涨粉 4 万的微博上爆红的一个奇葩游戏,我看了 20 遍,笑到瘫痪……,据后台数据显示,60.95%阅读量来自朋友圈,38.75%来自好友转发。该文因朋友圈和好友转发阅读占99.70%,所以在推送倒数第二条也成为爆款并不稀奇,因为决定传播效果的其实是二次传播。



      显然,朋友圈对于公众号小编有着特殊意义,为了拉长“二次传播”的数据条,他们搔头挠耳想出各种招式,最直接方式便是——多加好友。
      前两天,微信公布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数据: 2016 年微信用户平均好友数量达 194 人,已经打破了人类学经典的“邓巴数字”理论,即人类精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交际关系的人数上限为 150 人(榜妹一脸懵逼,超出 150 的那些微信好友是什么人)。
      对于这个数据,微信小编或许只能笑而不语了......而据榜妹手动测试,当好友达到 2100 人,一条条往前翻看半天的朋友圈,大约需要花上 1 个小时。



      新榜小编朋友圈常态

      连接一切,连接了什么?
      尽管微信之父张小龙提倡的是“用完即走”的极简主义产品理念,但朋友圈里却收纳了我们太多的喜乐哀怒。
      喜乐,因为它真的在尝试连接一切。两个未曾见面的陌生人,因为互加了微信好友,彼此的生活即有了某种奇妙的联系,以至于真的见面时,彼此的交谈也能表现出一种近乎老友般的契合。
      对此,微信用户鸿渐谈道“现在加了新的微信好友,有时会预留一段时间给对方浏览我的朋友圈,再打招呼。”
      而同时,许多哀怒也由它而生,譬如以下各类吐槽:
      @鸿渐 :最反感毫无节制的晒娃和无病呻吟的鸡汤
      @Raist:最反感莫名其妙的人莫名其妙地指导我。
      @灯灯:朋友圈里最反感的是微商,不管关系多亲近,所有微商一律屏蔽。我觉得朋友圈不该是做生意的地方。
      @笑笑:最反感的朋友圈内容是负能量,小情绪发作,这种人我会尽量不看他的朋友圈。比如,有个公知,每天都在发政治言论、诋毁体制,只为发而发,不解决任何问题。
      @Leila:有个同学是点赞狂魔,不管我发什么都给我点赞,其实我们并不是很熟,这样让人很烦。
      总结而言,因为朋友圈,我们感觉上同崇拜的人、欣赏的人拉近了距离,但这也许是假象;同亲近的人、熟识的人反而拉开了距离,最需要我们陪伴的人却常常被忽视。
      吐槽归吐槽,很多人刷朋友圈还是停不下来。接受新榜采访时,很多人都提到希望朋友圈能改进两大功能:一是可对朋友圈进行分组设置或屏蔽;二是朋友圈的时间搜索功能须进一步优化
      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你的朋友圈
      2016 年 3 月中旬的一期新周刊曾谈道:微信朋友圈就是那个天然的“剧场”,文字、图片、表情、点赞皆为符号,圈里人分饰演员和观众,因为演技过于浮夸、角色陷入癫狂、这个剧场日渐成了失控的精神病场。
      这句话未必绝对客观,每个人对于朋友圈都有自己的定位,无数人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一句总结:
      逛朋友圈就像出街一样,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总该得体一点,没毛病。
      ——Leila
      朋友圈现在不仅仅是朋友圈了,是以前的档案袋
      ——鸿渐
      朋友圈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Raist
      朋友圈,重在分享,与朋友无关。
      ——笑笑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是,就是在你的朋友圈里进行“二次传播”。
      ——某新媒体小编
      虽然基于熟人社交的朋友圈正渐渐向陌生人社交转变,但线下圈子那些根深蒂固的壁垒和等级并没因此改变,就像此前有人说,如果你认真观察自己的朋友圈,甚至会发现职场政治的各种迹象。
      其实,朋友圈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横断面。就如一些报道所言:
      朋友圈里只有你过得不好?那可能是别人都在演戏。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4-12-23 04:57 , Processed in 0.138920 second(s), 22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