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小平:中国必须掌握转基因技术,摆脱美国转基因种子控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9 18:18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23 23:4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读:1:中国必须掌握转基因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把美国转基因粮食拒之门外。2:转基因主粮必须确保绝对安全,我建议中国可以先在一些缺粮的外国进行试种和推广。


    转基因话题在互联网上炙手可热几乎超越了任何一个话题,且经久不衰。姑且乐观地认为这是我大中华美食帝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底蕴在发挥能量吧。

    网络上“反转者”通常认为转基因食品对身体有巨大危害,吃了之后会不孕不育,会畸形变态甚至亡国灭种,甚至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共济会”妄图减少全球人口的生化武器,必须抵制。甚至还有一著名电视台大V“自费”去美国拍摄转基因纪录片,并号称根据其“调查”,发现在美国没有人吃转基因,民众也不知道转基因是什么东西,因此足以见在中国推广转基因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而“挺转者”则通常认为反转人群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且说谎成性。首先根据公开资料不难查到,美国本来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美国人自己拍摄的纪录片《食品工厂》里不仅对美国的激素养殖业有详细的解读,对美国的转基因作物也有详细的解读。且在美国转基因食品不是没人知道,而是无所不在,几乎找不到非转基因的食品。其次,根据基本的化学和生物学常识,现有的转基因作物根本不存在什么毒素的问题,就算有,以基本的检测方式都可以检测得到。稍有常识的人都不难明白,面对转基因作物人类根本毫无抵制的必要。

    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孰对孰错呢?且听周小平给您细细讲来。

    首先是关于转基因技术是否对人体有害的问题。

    实际上转基因并不复杂,就是精确地嫁接某作物的基因到另外一种作物的基因里,使后者具备两者的属性。这一点和杂交所产生的转基因效果是一样的。只不过转基因技术是精确的,可以直接把某种我们想要的作物属性转移到农作物中去,而杂交则一次会转移几十甚至几百种基因到作物中去。转基因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杂交只能通过大量实验,而且容易产生失败品。所以完全可以说:转基因就是精确杂交,而杂交就是原始的转基因技术。既然杂交粮食可以吃,精确杂交的转基因粮食同样也可以吃。

    那么虽然转基因技术本身没有问题,是否存在通过转基因技术往原本优良的农作物里添加有毒有害成分,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的可能呢?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有可能的。比如把某种毒蘑菇的有毒基因嫁接到原本没有毒的蘑菇中去。但实际上不会有人这样做,也没有做的必要和意义。因为把没毒的蘑菇通过昂贵的转基因技术制作成毒蘑菇再去害人,还不如选用便宜简单的方式:直接在无毒的蘑菇里掺入有毒蘑菇去害人就可以了。如果有人想要通过昂贵的转基因技术把大米、玉米等粮食制作成有毒的粮食,那为何不选择更为简洁便宜的方式:直接在成品大米的添加有毒成分去害人呢?这两种方式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在现有的科学认知里,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且需要长期服用才会引起毒副作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数不胜数,与其通过转基因技术绕个大弯子,倒不如直接下毒来得直接划算。就隐蔽性而言,现有的检测手段不论是转基因技术嫁入的毒素还是直接掺杂的毒素都是可以被检测出来的,所以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

    了解完了转基因技术是否有害之后,我相信大家对它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大量进口美国转基因,引入美国转基因作物,然后中国人民就能过上粮食更为富足,从此可以更加幸福地生活了呢?

    当然不是。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反转者和转基因进口倡导者在某种程度上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致力于消灭中国本土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事实上,在大豆、玉米、棉花等三个转基因领域,中国已经连输三场,这三大作物美国转基因种子公司占据了中国庞大的市场。

    虽然转基因作物本身安全问题不用太过杞人忧天,但是转基因技术主导权之争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就好像原子弹技术一样,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只有美国拥有原子弹技术,那么中国人就会一直活在“核威吓”的阴影下。而只有当中国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才能取得核制衡,摆脱“核威吓”,减少挨原子弹的风险。这就是习总书记所提到过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核武器领域是如此,转基因技术领域同样如此。

    和杂交水稻一样,转基因农作物同样是不稳定的。如果用杂交水稻或转基因作物产出的种子留种耕种的话,第二年杂交或转基因属性就会衰退,起不到增加产量或预防病虫害的效果。因此种植户只能每年不断地向种子公司购买种子,而不能自行育种。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转基因作物领域,谁能掌握更高超的转基因技术,谁就能征服市场。而征服市场的一方,就能掌握粮食供应体系的话语权和主导权。——这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尽快拓展转基因市场,加紧完善科普教育和安全检测体系,奋起直追,在未来逐步用国产转基因作物替换进口转基因作物,才能把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拽紧在自己手里。

    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墨西哥、阿根廷,甚至印度都出现过因为种子控制权不在自己手里而酿成惨祸的局面。阿根廷曾经进口了一种美国生产的抗除草剂和病虫害的转基因棉花,很快这种无须使用农药就能自然抵御害虫和耐除草剂的转基因棉花种子就凭借其优质的产量和低廉的种子价格征服了市场。然后由于这种棉花不怕除草剂,所以阿根廷农民在土地上毫无顾忌地大量使用除草剂杀光杂草,使土地的养分都提供给棉花,由此可取得更高的产量。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这种棉花的普及,种子公司开始逐步提高价格,直到棉农难以承受。这时农民准备更换其他棉种,却发现由于土地上大量使用除草剂,其他品种的棉花和农作物已经无法正常生长了,唯一能耕种的只剩下这种美国研发的转基因棉花,即便再贵也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用股民的话说就是“被套牢”了。

    农业是基础产业,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产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敏感问题。决不容许出现像阿根廷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否则造成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国产转基因的推广普及和育种研究则刻不容缓。因为虽然二战结束后,全球化学农用剂改变了全球的农业生产模式,极大的提升了农业产量,但也埋下了土壤退化的隐患。

    比如美国这样的农业超级大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土壤退化原因弃耕了大量的农田,这些弃耕的农田十几年后仍然无法长出茂盛的植被,也无法复耕。在可见的将来,中国也将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对农用剂低依赖型的农作物物种是美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产业项目,中国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亦同步展开相关科目,是除美国外在此领域中技术积累较强的国家之一。中国现在最成功的转基因工程育种应该算是木瓜。在这之前,木瓜难以在产区外普及,即便有价格也是高到离谱。但今天全国各地的市场都能买到新鲜的木瓜且价格低廉,是大众消费品而非奢侈品。就是由于转基因技术带来的福音,解决了木瓜不易储存的问题。目前中国正在对粮食作物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技术成果。

    然而在大豆、棉花、玉米、甚至小麦水稻这样的粮食领域,中美之间的竞争仍未结束,反而日趋白热化。当美国的市场已经相当接受转基因的时候,中国的市场却抵触情绪却很高,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中国的科学家开展转基因研究。没有人会投入一个不知道未来收益在哪里的产业领域。而美国的科学家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只要研究出来了,就能征服市场,然后取得极高的收益。这就需要国家投资和国内推广来形成技术研究到生产环节的良性互动,以此来抗衡美国公司在这方面的已经取得的优势,并形成出口反制,争取全球种子市场。新型的农业技术不仅要保障中国国内的供应还要打造更多的经济增长通道,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可是拿今天的中国和美国转基因领域做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市场环境更为艰难,舆论场更为暗流涌动,各种伪科学反转人群和替美国种子公司开路的网络吹鼓手聒噪声此起彼伏。他们一个通过伪科学式的宣传破坏中国的转基因作物市场环境和研究环境,一个负责用科学的观点鼓吹把粮食安全交到美国人手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国内鼓吹转基因有毒的反转人群,和鼓吹从美国大量进口便宜种子的吹鼓手是一丘之貉。

    因此如果我们从科学辩证客观的角度出发,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关于转基因的争论其实可以很好地得出一个大家都能普遍认同的结果。那就是1:转基因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也是人类解决食品来源问题的唯一未来之路。2:粮食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转基因技术必须由中国自己掌握。3:支持国产转基因作物,人人有责。4:转基因主粮的推广必须先确保绝对安全,中国可以先在一些缺少粮食的外国进行试种和推广。

    总而言之,中国必须掌握自主的转基因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把美国的转基因种子拒之门外。

    文 | 周小平
    2016年10月22日 于玉渊潭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5-1-23 15:04 , Processed in 0.125347 second(s), 18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