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114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径分岔的花园》读后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4 12:5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7 14:23: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象循环小数    在下一次循环中回归;但是
        我知道有一个隐蔽的毕达哥拉斯轮回
        年复一夜地把我留在世上某个地方。
                ——-博尔赫斯《循环的夜》

       
        只有万余字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安放在博尔赫斯的《虚构集》中,为它我读了不下二十遍,而且都是以朗读的方式进行的,因为这是阅读博尔赫斯的唯一的方式。

        小说这样的开头:“利德尔.哈特写的《欧州战争史》第二百四十二页有段记载,说是十三个英国师对塞尔-蒙托邦防红的进功原定于1916年7月24日发动,后来推迟到29日上午。利德尔.哈特上尉解释说延期的原因是滂沱大雨,当然并无出奇之处。青岛大学前英语老师余准博士的证言,经过记录、复述、由本人签名核实,却对这一事件提供了始料不及的说明。证言记录缺了前两页。”这应该是一部侦探小说的开头,为了寻找遗失的前两页证言而展开,因为思路读到这,不由地便会随着博尔赫斯的指的路走下去。但接着向下读,不是我所期待的破译,他好象完全抛弃了这条线索,从这部记载战争的史书中找了一个切入点,进入历史,却把读者带到时间与空间无限虚拟的境界中。

        小说中“我”为了把英国大炮师的位置,这一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秘密,告诉“我”的德国上司,好让他们进行有效的轰炸,在有间谍的追捕下,“我”想出了一个送出这个情报的办法,通过翻电话号码簿所找到并要杀掉的这个叫艾伯特的英国人,因为此人的名字与英国大炮所在的位置是同名,他的死亡通过登上报纸后,“我”的上司便能解读出情报的秘密,当然结果是我也必然会死去,死况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逃避的,“虽然我父亲已经去世,虽然我小时候在海丰一个对称的花园里待过,难道我现在也得死去?”,博尔赫斯在他的作品中坦露着对死亡的态度,“死就是水消失在水中”。

       然而,作品的真正开始却是从“我”去芬顿郊区艾伯特家,一个引路的小孩子,叫“我”每逢交叉路口就往左拐,实际上这是博尔赫斯设立的一个空间的迷宫,无论“我”从哪个口进入,都无法回到起点的迷宫。“我”是云南总督彭取的曾孙,彭花了十三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小说并建造了一个迷宫——小径分岔的花园,而彭取被人杀了,再没有人能解开此迷,而“我”在电话号码薄中找到的艾伯特,却是个汉学家,他解开了“我”的曾祖留下的迷,小径分岔的花园就是那部杂乱无章的小说。

        在这部曾祖虚构的小说中,主人公选择了所有的可能性,有多种可能的结局,有各种时间的分岔,想象中就如一棵树,每一个分枝都是小说的一个结局,这样便会有了一棵无比错综复杂的树。

        小说中艾伯特提到几次对《花园》手稿的看法,“我不信您显赫的祖先会徒劳无益地玩弄不同的写法。。。。哲学探讨占据他小说的许多篇幅,我知道,深不可测的时间问题是他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这是博尔赫斯借助这小说中的小说,来表达了自己的时间、空间的看法,时间是瞬间性的,它并不是连续的,由无数的序列织成一张不断增长、复杂的网,有可能交错,有或能平行,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不存在,有些时间里,我们又都存在。

        艾伯特是如何解开这个迷的呢?我们猜迷语时,迷面里唯一不能用的字就是猜底的字,曾祖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庞大的谜语,手稿中唯一没有出现的词就是“时间”,那么谜底就是它。

        然而,“我”依然在无恨的悔恨和厌倦中杀死了艾伯特,“我特别小心地扣下扳机,艾伯特当场倒了下去,哼都没有哼一声。我肯定他是立刻丧命的,是猝死”,“我”也被间谍抓住,并判绞刑,报纸上登出了一条消息著名汉学家艾伯特被一个叫余准的陌生人所杀,这也是一个迷,柏林的头头解开了这个迷——“他知道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我难以通报那个叫艾伯特的城市的名称,除了杀掉一个叫那名字的人之外,找不出别的办法”。

        到现在为止,所有知道小径分岔花园的人都死去了,谁都再也无法知道这个迷了,这样说来,迷与知道迷底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永生了。

        博尔赫斯说,永生是无足轻重的,除了人类之外,一切生物都能永生,因为他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在一个时间与空间都无限分岔的虚幻中,时间被撕成无数的碎片,却可在无数的空间里游荡。或许死亡就是一种永生吧。
         这篇让我沉迷了很久的小说,终于在写下这篇杂乱无章的读后感,可以放下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4 12:5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4:34: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由于是我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前面是一些我原来的猜想,跟小说无关却对我理解小说至关重要。不感兴趣请直接往下拉。   首先,想象你走在一条花园小径上,你只能往前走。前面有个三叉路口,对你来说,有三种选择。不管你选择哪种走法都可以,但是,你发现,在做选择的那一刻,分裂出了三个自己,走向了三个方向。  每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都会分裂出做出其他选择的自己。  走着走着,你低头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发现前面有个自己,刚刚没有低头看,继续往前走着。  事实上,从一开始,你就会看到身边密密麻麻充满着无数个你,都在向前走着。分成三道人流通过了第一个分岔路口。这些无数的自己,是你过去的无数个不同的选择产生的,对应着从你的诞生到现在,无限的可能性。  每一种可能性,都对应着一个特殊的你。ta在过去的岁月里做出的选择,是独一无二的。  突然间,眼中无数个你又消失了,又只剩下你自己一个。 恭喜你,回到现实了。  但是,假如这无数个你其实还都存在,只是你看不到ta了呢?(小说中也有相似描述:“我觉得房屋四周潮湿的花园充斥着无数看不见的人。那些人是艾伯特和我,隐藏在时间的其他维度中。”) 同样,那些做了跟你不同选择的你的“分身”,ta也看不到你了,ta也可以认为你是不存在的。ta是唯一的。  为什么看不到其他的“分身”呢?一种假想是,从更高维度来看,他们确实都存在,也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但是在我们这个维度是看不见的。就好像,二维平面上的一个圆形,他看周围白茫茫一片并没有其他圆形。但是从我们的角度看,他只是三维空间一个球形的截面,在和他平行的二维平面上还可以截出无数个半径大小不同的圆形。但是他看不到。因为这些二维平面和他平行。身为一个二维生物,他看不到平行的二维空间里的东西。哪怕他们之间的距离在三维空间中的我们看来,有的甚至无限接近于零。  在这种猜想中,无限的可能性,都存在,都存在于和我们平行的三维空间里面。在某个维度看来,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遍布我所有可能去的地方,做了我所有可能做的事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4 12:5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4:35: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彭的手稿中写道,“我将小径分叉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  小径分叉的花园指的就是这部小说。 虽然他在遗嘱中要求执行人将其刊行,但是彭明白,这件事并不是百分百会发生的,在某些可能性里,他的后人将手稿烧掉了,还有其他各种原因会使世人见不到这部小说。所以他的小说注定只能留给“若干后世”,并且强调不是全部后世。   彭的这部小说,写了十三年,但是他永远也写不完。他相当于将主人公做的所有的选择,导致的所有剧情,都按顺序写了一遍。假如主人公每次选择都只有两种选项(实际当然远远不止),那么主人公的所有可能的选择可以用二叉树来表示。而这本小说就是按照某种规则的二叉树遍历。主人公自然有无限种选择,这个遍历,也就永远无法结束。   看这本小说的人,一开始可能认为是迷宫,但是。看出作者遍历的方法之后,这就是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   你可以在这个“花园”里面随便逛,看看主人公的不同结局。 彭把他们全部写出来了,就是为了说明这些结局全部存在。平行的三维空间里,有无数的个做过不同选择的自己。    博尔赫斯的这部小说里,有非常多的巧合。比如刚好赶到火车站就有要坐的车,刚好没让追杀他的马登赶上。 要去的阿什格罗夫村并没有站台名,刚好可以向月台的小孩确认,没有坐过头。 这几个小孩还刚好知道他要找的人住在哪,甚至是先问余准是不是要找艾伯特? 甚至这个艾伯特还偏偏就是研究他曾祖父留下的小说的一位汉学家,住的地方则是他童年住过的花园。 等等等等。 虽然说在小说中,这样的巧合并不少见。但在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中,就算再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也是合理的。  因为,在彭(博尔赫斯)看来,只要是有可能发生的,就一定会发生。   就好像彭的那部无限的小说一样。 博尔赫斯的这篇短篇,可以是一部包括了余准所在的那个世界的全部人的全部可能性的无限大的小说中的一个短篇(可能性)。在别的版本的《小径分叉的花园》里面,余准要去杀的那个艾伯特,可能是个厨子,可能是个裁缝。可能是个研究别的玩意儿的汉学家。 但是,博尔赫斯选择了将这个版本的故事呈现给我们。那么,所有的看似不可能,都是这个版本里的必然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4 12:5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4:35: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百度百科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另外,苏牧的《荣誉》里面,也介绍了这个小说,不过这个分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讲电影叙事的思维广度的重要性。至于博尔赫斯的小说,在虚构小说里面,是绝对的杰作。唯一能与之比肩的,估计就是伊塔洛卡尔维诺。其实,不是你看不懂的问题。博尔赫斯是一位写虚构小说著称的作家,被称为“图书馆作家”、“作家中的作家”。他学识广博、记忆力超群,而且很好地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写出的小说,具有这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热衷于在自己的小说中探讨哲学、时间、空间、幻想等非实体的东西。他的小说都有类似迷宫的结构。《小径交叉的花园》,你可以看做是平行宇宙的故事。在一个小说中,同一件事出现几种不同结局(刺客和范生),或者在一个事件中两种不同心态导致同一结果(士兵出征);看似失败的俞琛以刺杀了汉学家阿贝尔而成功地送出了情报导致德国轰炸了法国的阿贝尔,从某种程度上讲却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俞琛的祖父崔明写的小说是《小径交叉的花园》,而这部小说本身就是他的迷宫;而博尔赫斯的小说的名字也叫《小径交叉的花园》,本身也是一个迷宫;汉学家阿贝尔本身是一个唯一能看懂这个迷宫的人,他讲出了这部小说的伟大:它将独立而存在的种种可能性都概括了一部小说里,无穷无尽,像一个迷宫;他也像自己说的那样,是俞琛的祖父崔明的知己,是唯一懂得俞琛家族迷宫的人,但是,他又是俞琛传递信息的途径,他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的敌人;朋友和敌人又是统一存在的。由此,这个小说,讲述的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它是一个能让我们想到时空相对性、存在于实体的重新定义的小说。他的小说的风格,也大都如此。因此,他的小说,更像是启发人思考、体会思考和虚构带来的震撼、重新审视虚构和现实的重叠性的小说。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4-12-23 06:07 , Processed in 0.138712 second(s), 17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