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论坛
搜索
查看: 1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rogramming theory] 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求生之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0-18 06:23
  • 签到天数: 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30 06:43: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Simon,腾讯后台开发高级工程师。
    导读:
    分布式系统理念渐渐成为了后台架构技术的重要选择,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手游领域对分布式系统进行的种种尝试,并在尝试中制定了对服务的定义、整体框架的构建以及服务内部拆分的流程。
    前言
    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对稳定性、扩展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后台架构技术的不断革新。面对日益复杂的需求,分布式系统的理念也逐渐深入到后台开发者的骨髓。2013年,借着手游热潮我对分布式系统开始尝试。在近三年的摸爬滚打中,踩过不少坑,也从业界技术发展中吸取一些经验,逐渐形成了目前的设计思路。这里和大家分享点心得,不敢奢谈有多大参考价值,权当抛砖引玉吧。
    一、失败的首次尝试
    最初考虑使用分布式的出发点很简单:解决端游开发时单点结构导致容灾、扩容困难的问题。一种朴素的想法就是将相同功能的进程作为一个整体对外提供服务。这里简要描述下基本框架:
    这种架构提供了三个基本组件:
    Client API,服务请求者API:
    • 从 Cluster Center Server 获取服务提供者地址
    • 向Server集群内所有实例注册,注册成功则认为可用
    • 通过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个Server实例通信
    • 检测Server集群内各实例的运行状态
    Server API,服务提供者API:
    • 向 Cluster Center Server 上报自己的状态、访问地址等
    • 接收 Client API 的注册,并提供服务
    • 向已经注册成功的Client定时汇报状态
    Cluster Center Server,集群中心进程:
    • 接收 Server Cluster 上报,确定服务集群的结构,以及各实例的状态
    • 接收 Client Cluster 的请求,返回可用服务集群列表
    这种架构具备了集群的基本雏形,可以满足容灾扩容的基本需求,大家应该也发现不少问题,我这里总结几点:
    • 服务发现的蹩脚实现。 Cluster Center Server 的实现是单点,出现故障时Client请求会异常;没有提供监控机制,Client只能通过定时请求来获取服务的最新状况。
    • CS采用Request/Response的通信方式不灵活。现实应用中,服务往往存在相互请求,一应一答远远不够,全双工 是必须要支持的。
    • 有瑕疵的保活机制。 Server对Client定期单边心跳,有两个问题:不同Client对保活要求可能不同,有些5s,有些可能1s,如果心跳发起全部在Server,无法满足差异化要求;服务端作为被动方,承担监控请求者存活的责任不明智。
    • 架构设计的层次不清晰。对架构的层次、模块划分没有作出很好的规划,比如通信底层、服务发现、集群探测与保活等等没有清晰定义接口,导致相互耦合,替换、维护较为困难。
    二、看看外面的世界
    上述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眼界狭窄,自己闷头造轮子没跟上业界技术发展的步伐。近几年微服务架构发展迅速,相比传统面向服务架构不再过分强调企业服务总线,而是深入到单个业务系统内部的组件化。这里我介绍下自己的调研结果。
    2.1 服务协同
    服务协同是分布式系统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概述为:多个进程节点作为整体对外提供服务,服务可以相互发现,服务关注者可以及时获取被关注者的变化以完成协作。具体运行过程包括:服务注册 和 服务发现。在实现上涉及以下方面:
    • 统一命名。对服务以及其中的节点,进行集中式、统一命名,便于相互区分和访问。
    • 监控。确定服务的可用性和状态,当服务状态变化时,关注者要有途径获知。
    • 访问策略。服务通常包含多个节点,以集群形式存在,Client在每次请求时需要策略确定通信节点,策略目标可能是多样的,比如 负载均衡 ,稳定映射 等等。
    • 可用性。容灾处理,动态扩容。
    业界中较为成熟的实现如下表所示:
    2.2 消息中间件
    亦称消息队列,在分布式系统广泛使用,在需要进行网络通信的节点间建立通道,高效可靠地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架构上主要分为两种:Broker-Based(代理),和 Brokerless(无代理)。前者需要部署一个消息转发的中间层,提供二次处理和可靠性保证。后者轻量级,直接在内嵌在通信节点上。业界较为成熟的实现如下表所示:
    2.3 通信协议数据格式
    服务间通信,需要将数据结构/对象和传输过程中的二进制流做相互转化,一般称为 序列化/反序列化。不同编程语言或应用场景,对数据结构/对象的定义和实现是不同的。在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 通用性。是否支持跨平台、跨语言;业界是否广泛流行或者支持
    • 可读性。文本流有天然优势,纯粹二进制流如果没有便捷可视化工具,调试将会异常痛苦
    • 性能。空间开销——存储空间的占用;时间开销——序列化/反序列化的快慢
    • 可扩展性。业务的不变之道就是——一直在变,必须具有处理新旧数据之间的兼容性的能力
    • 实现。序列化/反序列化的组件一般包含:IDL(Interface Description Language)、IDL Compiler、Stub/Skeleton。业界目前比较流行的序列化协议有:XML, JSON, ProtoBuf, Thrift, Avro等。关于这几种协议的实现以及比较,可以参考文章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这里将原文中的选型结论摘录给大家:
      • 允许高延迟比如100ms以上,内容变更频繁,且复杂的业务,可以考虑基于XML的SOAP协议。
      • 基于Web browser的Ajax,以及Mobile app与服务端之间的通讯;对于性能要求不太高,或者以动态类型语言为主的场景,JSON可以考虑。
      • 对性能和简洁性有极高要求的场景,Protobuf,Thrift,Avro都差不多。
      • 对于Terabyte级别数据持久化应用场景,Protobuf和Avro是首要选择。持久化后的数据若存储在Hadoop子项目里,或以动态类型语言为主,Avro会是更好的选择;非Hadoop项目,以静态类型语言为主,首选Protobuf。
      • 不想造 RPC 的轮子,Thrift可以考虑。
      • 如果序列化之后需要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或者需要跨防火墙访问的高性能场景,Protobuf可以优先考虑。

    三、重整旗鼓
    调研周边后,2015年开搞第二款手游,吸取之前的教训,这次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系统拆分、解耦,清晰定义系统间接口,隐藏系统内部实现;
    • 大框架尽可能通用,子系统可在不同场景替换。
    下面首先对服务定义,然后介绍整体框架和服务内部拆分。
    3.1 服务定义
    举个手游的例子,看图说话:
    • Service Cluster 服务集群,由功能相同的实例组成,作为整体对外服务,是一个集合。比如 Lobby 提供大厅服务,Battle 提供战斗服务,Club 提供工会服务,Trade 提供交易服务。
    • Service Instance 服务实例,提供某种服务功能的最细粒度,以进程形式存在。比如Club 集群中有两个实例 3.2.6.1 和 3.2.6.2 ,功能一致。
    • Service Node 服务节点,是服务发现组件管理的基本单元,可以是集群、实例、层次关系或者业务关心的含义。
    • Service Key 服务节点的Key,全局唯一的身份标记。key的设计需要能够体现出层级关系,至少要能够体现出 Cluster 和 Instance 的包含关系。etcd和zookeeper均支持key层次化的组织关系,类似文件系统的树形结构。etcd有mkdir直接建立目录,zookeeper则通过路径描述父子关系。但不管怎么都可以在概念层次使用路径结构 。
    上图中,Service Instance 完整路径可描述为:/AppID/Area/Platform/WorldID/GroupID/ClusterName/InstanceName。有以下特点:
    • 集群路径一定是其中各个实例的父路径
    • 从功能完整性而言,集群是服务的基本粒度
    • 相同功能的集群在不同前缀路径下含义不同,服务目标也可以不同,比如:
      /Example/wechat/android/w_1/g_1/Lobby 和/Example/wechat/android/w_3/g_2/Lobby 功能上均表示大厅服务,但一个为大区1分组1服务,一个为大区3分组2服务
    3.2 服务发现基本流程
    先抽象几个基本操作,不同服务发现组件的API可能略有差异,但应该有对应功能:
    • Create 在服务发现组件中创建 Key 对应的 Service Node,指定全局唯一的标记。
    • Delete 在服务发现组件中删除 Key 对应的节点。
    • Set 设置 Key 对应的 Value, 安全访问策略或者节点基础属性等。
    • Get 根据 Key 获取对应节点的数据,如果是父节点可以获取其子节点列表。
    • Watch 对节点设置监视器,当该节点自身,以及嵌套子节点数据发生变更时,服务发现组件将变更事件主动通知给监视者。
    Service Instance 每次在启动时,按照下面的流程处理:
    • 生成自己的 Service Path,注意这是服务实例的路径。
    • 以 Service Path 为key,通过 Create 方法生成节点,Set 数据:对外开放的地址、安全访问策略等。
    • 生成需要访问的服务集群的 Service Path,通过 Get 方法获取集群数据,如果找不到说明该服务不存在;如果可以找到分两种情况:
    • 该路径下没有子节点。说明当前不存在可用的服务实例,对集群路径设置watcher,等待新的可用实例。
    • 该路径下有子节点。那么 Get 所有子节点列表,并进一步 Get 子节点访问方式和其它数据。同时设置 watcher 到集群路径,检测集群是否存在变化,比如新增或减少实例等。
    Service Instance 在关闭时,按照下面的流程处理:
    • 通过 Delete 方法删除自己对应的节点。有些服务发现组件可以在实例生命周期结束时自行删除,比如zookeeper的临时节点。对于etcd的目录,或者zookeeper的父路径,如果非空,是无法删除的。
    根据上面的抽象可以定义 服务发现 的基本接口,接口的具体实现可以针对不同的组件开发不同的wrapper,但可以和业务解耦。
    3.3 服务架构
    所有的架构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具体到进程层次实现的。目前我们项目开发的分布式架构组件称之为 DMS(Distributed Messaging System),以 DMS Library 的形式提供,集成该库即可实现面向服务的分布式通信。下面是 DMS 设计的总体结构:
    关于Serialize/DeSerialize,APP业务的选择自由度较高,下面介绍其它Layer的具体实现:
    3.3.1 Message Middleware
    消息中间件前面介绍有很多选择。DMS 使用的是 ZeroMQ,出发点是:轻量级、性能强大、偏底层所以灵活而且可控性较高。由此带来的成本是,高级应用场景需要做不少二次开发,而且长达80多页的资料也需要不少时间。介绍ZeroMQ的文章太多,这里不打算科普,所以直接给出设计方案。
    • 通信模式的选择
      ZeroMQ的Socket有多种类型,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通信模式,列举几种常见的:
      • REQ/REP 一应一答,有请求必须等待回应
      • PUB/SUB 发布订阅
      • PUSH/PULL 流水线式处理,上游推数据,下游拉数据
      • DEALER/ROUTER 全双工异步通信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选择PUB/SUB和DEALER/ROUTER应该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应用场景吧。实际上DMS只使用了一种socket类型,那就是ROUTER,通信模式只有一种ROUTER/ROUTER。一种socket,一种通信模式,听起来很简单,但真可以满足要求吗?
    • DEALER/ROUTER 是传统异步模式,一方connect,一方bind。前端如果要连接多个后端就得建立多个socket。在前面描述的集群服务模式下,一个节点既会作为Client也会作为Server,会有多条入边(被动接收连接)和出边(主动发起连接)。这正好就是路由的概念,一个ROUTER socket可以建立多条通路,并对每条通路发送或者接收消息。
    • PUB/SUB 注重的是扩展性和规模,按照ZeroMQ作者的意思当每秒钟需要向上千的节点广播百万条消息时,你应该考虑使用 PUB/SUB 。好吧,可预见的将来业务规模恐怕还到达不到这种程度,现在先把简单放在第一位吧。
    3.3.2 DMS Protocol
    • 消息结构
    DMS的协议实现集群管理,消息转发等基本功能。ZeroMQ的消息可以由 Frame 组成,一个Frame可以为空也可以是一段字节流,一个完整的消息可以包含多个Frame,称为Multipart Message。基于这种特点,在DMS定义协议,可以将内容拆分为不同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用一个Frame描述,通过单元组合表示不同的含义。这与传统方式:一条协议就是一个结构体,不同单元组合需要定义为一个结构体的方式相比更加灵活。
    下面来看看DMS Protocol的基本组成。首帧一定是对端ID。对端接收后也一定会获取信息发送端的ID。第二帧包含DMS控制信息。第三、第四帧等全部是业务自定义的传输信息,仅对REQ-REP有效:
    PIDF有两层含义:所在服务集群的标记,自身的实例标记。这些标记与Service Discovery关于节点key的定义保持一致,有两种形式 字符串 与 整型,前者可读方便理解,后者是前者的Hash,提高传输效率。使用伪代码来描述PIDF,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PIDF中的 ClusterID 和 InstanceID 各种取值,会有不同的通信行为:
    在连接首次建立时,还需要将可读的服务路径传输给对端:
    • 协议命令字
    DMS协议全部在每个消息的第二帧即Control Frame中实现。命令字定义为:
    • 通信流程——建立连接
    通过Service Discovery找到server后不要立即连接,而是发送探测包。原因有以下几点:
    a. 服务发现虽然可以反映节点是否存活,但一般有延迟,所以从服务发现获取的节点仅仅是候选节点。
    b. 网络底层机制差异较大,有些基于连接,比如raw socket,有些没有连接,比如shared memory。最好在高层协议中解决连接是否成功。这就好比声纳,投石问路,有回应说明可以连接,没有回应说明目前连接不可用。
    • 通信流程——业务消息发送
    a. 普通消息:若PIDF表示对端实例和当前进程直接连接,那么发送消息;
    b. 路由消息:若PIDF表示对端实例和当前进程没有直接连接,那么可以通过直连的实例转发。路由机制 后文会介绍;
    c. 广播消息:若PIDFInstanceID为负数,则向指定集群内所有实例广播。
    路由和广播是可以混合使用的。上述过程DMS自动完成,业务不必参与,但可以截获干预。
    • 通信流程——保活机制
    建立连接后,请求者会持续按照自己的间隔向服务者发送探测包。如果请求者连续若干次没有收到服务者的PONG回包,则请求者认为与服务者的连接已经断开。
    如果服务者收到请求者的任何数据包,认为请求者存活,如果超出一定时间没有收到(含PING),则认为请求者掉线。这个超时时间包含在READY协议中,由请求者告知服务者。
    • 通信流程——连接断开
    任何一方收到DISCONNECT后,即认为对方主动断开连接,不要再主动向对方进行任何形式的通信。
    3.3.3 DMS Kernel
    下面介绍 DMS Kernel 如何根据 DMS Protocol 实现相关逻辑,并如何与业务交互。
    • SERVICE MANAGER
    a. self 确定自身 服务路径,实现服务注册,以及与目标通信链路的注册,供路由表使用
    b. targets 获取并监控目标服务的数据以及运行状态
    c. ACL 访问控制管理
    d. 对服务发现层接口进行封装,不同的 SERVICE DISCOVERY 功能可能有所不同
    • ROUTER MANAGER
    每个服务实例在主动成功连接对端服务后,通过 SERVICE MANAGER 将连接以边的形式写入到 SERVICE DISCOVERY 中,这样就会以 邻接边 的形式生成一张完整的图结构,也就是routing table。比如: Service 1 和 Service 2,Service 3,Service 4 均有连接,那么将边(1,2),(1,3),(1,4) 记录下来。SERVICE DISCOVERY 关于路由邻接链表的记录可以使用公共的key,比如: /AppID/Area/Platform/routing_table 。然后所有的服务实例都可以更新、访问该路径以便获得一致的路由表。基础功能有两个:
    a. Updater 用于向路由表中添加边,删除边,设置边的属性(比如权重),并对边的变化进行监控
    b. Calculator 根据邻接边形成的 图结构 计算路由,出发点是当前实例,给定目标点判断目标是否可达,如果可达确定路径并传输给下一个节点转发。默认选择 Dijkstra 算法,业务可以定制。
    • CONNECTION MANAGER
    管理 Frontends 即前端请求进入的连接,和 Backends 即向后端主动发起的连接。Backends的目标来源于 Service Manager。
    a. Sentinel 对前端发起的连接,通过 READY 协议,可以获取该连接的失活标准,并通过前端主动包来判断进入连接是否存活。如果失活,将该连接置为断开状态,不再向对应前端主动发包。
    b. Prober 对后端服务进行连接建立和连接保活。
    c. Dispatcher 消息发送时用于确定通信对端实例。连接是基于实例的,但是业务一般都是面向服务集群的,所以Dispathcer 需要实现一定的分配机制,将消息转发给 服务集群中的某个 具体实例 。注意这里仅只存在直接连接的单播。分配时应考虑 负载均衡 默认使用一致性哈希算法,业务完全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自定义。
    3.3.4 DMS Interface
    DMS API 是DMS对业务提供的服务接口,可以管理服务、通信等基本功能;
    DMS APP Interface 是DMS要求业务必须实现的接口比如:Dispatcher 的负载均衡策略,对端服务状态变化通知,以及业务自定义 路由算法 等等。
    3.4 应用场景
    下面罗列DMS三大类典型应用场景,其它场景应该可以通过这三个例子组合实现:
    • 无Broker通信
    最基础的通信方式——两个集群之间的 Instance 全连接,适合服务数量不多、逻辑不复杂的简单业务。
    • Broker通信
    对于一个内部聚合的子系统,可能包含N个服务,这些服务之间相互存在较强的交互行为。如果使用无Broker模式可能有两个问题:链路过多:通信层的内存占用较大;运维维护困难;服务没有解耦,直接依赖于对端的存在;
    这时Broker集群可以承担消息中转的作用,而且可以完成一些集中式逻辑处理。注意这里Broker只是一个名字,通过 DMS Library 可以直接实现。
    • Broker级联通信
    多个子系统相互通信,估计没有设计者愿意把内部细节完全暴露给对方,这时两个Broker集群就相当于门户:首先可以实现内部子系统相互通信,以及集中逻辑;其次,可以作为所处子系统的对外接口,屏蔽细节。这样不同子系统只需通过各自的Broker集群对外提供服务即可。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 DMS 的几个基础结构:服务发现、消息中间件以及通信架构。基本思想是:框架分层、层级之间接口清晰定义,以便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不同的具体实现进行替换。其中 zookeeper,ZeroMQ 只是举例说明当前的一种实现方式,在不同场景下可以选择不同组件,只要满足接口即可。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开发者俱乐部 ( ICP/ISP证:辽B-2-4-20110106号 IDC证:辽B-1-2-20070003号 )

    GMT+8, 2024-12-23 06:05 , Processed in 0.152034 second(s), 21 queries .

    X+ Open Developer Network (xodn.com)

    © 2009-2017 沈阳讯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