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2-9 18:18 |
---|
签到天数: 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
“在南方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企业家在校长办公室外面排队等成果。然而,在东北,很多科研院所和高校里很难看到企业家。”日前,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的一次创新驱动战略内部座谈会上,多位东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东北地区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双流失”的问题愈演愈烈,“对于正在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的老工业基地来说,这是一种‘失血’。”
据与会专家估算,东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中有70%~80%没有在本地转化。与此相伴的则是人才流失。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姚山告诉本刊记者,近几年,东北的中高端人才,不仅继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开始向西安、重庆等西部城市大量流失,“一些高端人才的成果没能在东北落地,到南方落地却相对容易,人才就会跟着走。”
采访中,相关专家表示,人才自然流动和科技成果异地转化很正常,“问题在于,东北地区这种流失并不是寻常的新陈代谢。”他们建议,东北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快行动“止血”,从政策指引、生态环境、重大项目等方面统筹施策,着力解决东北“成果转化难”和“人才流失大”的难题。
“墙内开花墙外香”
近年来,科研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在东北地区层出不穷。某科研所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中科院在辽宁有6个国家级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科研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率高。当初这些研究所设在辽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所的研究方向更贴近东北的产业结构。然而,它们的成果并未能在辽宁省内得到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在本省转移转化与在其他省区市的转移转化的比例为1:6。
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为例,该所研发的甲醇制烯烃项目,研发了近40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究所与省内企业进行了多次接触,最终没有实现本省转化。不得已与外省企业合作,2011年该项目正式商业化运行,年利润超过10亿元。截至目前,有20余套装置在全国投产,新增产值近1000亿元,拉动上下游投资约2500多亿元,对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技成果出走他乡,原因何在?专家认为,体制机制障碍,让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遭遇“中梗阻”。东北地区的软环境还有待改善,中央的政策虽好,但越是往下越难落实,层层设卡的现象还很多。
“办点事太难了。学校总会遇到问题需要和政府机关打交道。然而,有的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只要自己不出毛病,办事能拖则拖。”东北一位高校负责人无奈地说,有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东北转化了一两年,连营业执照都办不下来,最后不得不舍近求远去长三角、珠三角。
辽宁某大学的负责人以一位校友的亲身经历举例介绍,该校友拿着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了几年都做不起来,而到了深圳,转化的效益和产出都非常好,“在东北,干事情一个是速度慢、一个是需要私下下功夫,这就使成果转化出现‘难产’”。
企业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愿承担风险,也是成果留不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东北地区企业对创新和研发的投入逐年下降。辽宁大学校长潘一山告诉本刊记者,企业是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创新成果转化。
例如,中国东北某省1.5万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中,科技研发活动较为频繁的仅有3500多家,占总数的23%。而在深圳,研发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达4.0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6.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较密集,在与科研机构合作或购买科技成果时,最先考虑的往往不是合作或成果本身的实用性和潜在价值,而是将风险防范放到第一位。采访中,一位国有大企业的负责人的心态很有代表性,“如果购买一项成果后没有成功产业化或产业化后效益不如意,那会不会被指责为决策失误呢?”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党委书记王华也向本刊记者表示,向企业推介科技成果时,企业首先关心的是能否立即盈利,“南北方企业的最大不同,一个是企业找成果,一个是成果找企业。南方经济活跃,对创新科技成果有很大的需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产业链。”
“孔雀东南飞”一去不返
在东北的一些城市,人口和人才流失是不争的事实。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东北某市,每年高考毕业生1万余人,但回乡就业的不到2000人,一本大学的毕业生基本都不回去。大学培养的人才流失更严重。东北某城市一所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8年之间,共流失了204名博士及以上的教授。该大学校长说,“流失的这些老师够办个不错的学校了。”
东北地区一位大学校长为本刊记者分析说,“本省的企业没效益,不要人,待遇低,人才凭什么到你那?这是市场的选择。在南方,有的地级市就可以留下很好的二本学生。而在东北,除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四市,其他三线城市对普通二本学校的学生吸引力很小。”
东北在人才方面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以辽宁为例,全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达8035名,列全国第5位。去年又新增4名院士,院士总人数达到57人。累计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项目1295项,引进海外研发人才4200余人,带动培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近万人。人才数量并不少,人才质量也比较高。
但人才流失的速度更快。中科院在东北某研究所负责人给本刊记者的数据令人吃惊:从2014年到2016年上半年,该研究所共流失11位50岁以下的中高端人才,“这些人都是国外招回来的,而且我们付出的成本非常高,要给他们科研启动资金,要配实验室、经费、学生……”
“重视和吸引人才,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政策上。”辽宁某大学负责人表示,现阶段,东北经济困难,但一些政策没体现出来。例如评奖评优标准和平台建设的标准,大部分按照东中西部来区分,对西部地区有一定的倾斜,比如教育部的“长江学者”计划对西部地区把年龄放宽了两岁,而辽宁在评奖时却要被按照东部发达地区对待。
一位东北某高校负责人也举例说,“对高端人才我们给出80万元的年薪,但一扣个人所得税,就少了几十万;南方也给出80万,但人家有各种税收优惠,个人到手的要多很多。”
“人才走了,科研成果自然也跟着走了。”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蔡莉感慨地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的聘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国字号”的人才往往一个聘期结束了,就会选择南方有更好的条件和政策的科研单位。
亟待“止血”良方
采访中,相关专家纷纷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建议,从政策指引、生态环境、重大项目等方面统筹施策,着力解决东北“成果转化难”和“人才流失大”难题。
首先,在东北地区规划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吸引、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先试先行。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优先位置。
一些专家提出,要让中央的这项改革创新政策尽快落地,在东北建立人才管理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改革措施,“东北各级政府需要加强现有政策之间的协调匹配,尽快落实中央有关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政策部署,与发达地区对表,加快破除人才待遇、薪资等诸多方面的政策瓶颈,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环境。”
其次,从国家层面对东北人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平台倾斜,如出台支持东北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专项政策,支持东北重大科技平台建设。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蔡莉、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斌等人建议,可采取政府引导,吸纳社会资本的方式,设立东北人才的发展基金;加快建设各类孵化器,加快发展相关的中介机构,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完整的链条,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走向企业。
例如,沈鼓集团自2006年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在校内组建沈鼓研究院,校企共同派人进驻研究院,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研发,企业每年投入到研究院的经费达2500多万元。研究院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被迅速应用到企业生产中,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使沈鼓集团在我国石化、核电等装备制造业中赢得“国际砝码”美誉。
最后,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加大重大生产力项目向东北地区倾斜的力度,以前沿性的研究和创新型的产业带动人才回流和聚集;通过重大科技突破和成果的产业化,培植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企业乃至新的行业。例如,可在东北建设材料和装备领域的国家实验室,面向世界级的专项开展攻关,带动和支撑地区的转型升级。( 徐扬、赵洪南)
|
|